汉语名词陈述句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tengyao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文使用的几个概念1.本文使用的“名词”是广义的概念,指名词性词语,包括名词结构、数量结构和代词结构等。2.“名词陈述性”指名词在句子中的述谓作用。3.“名词陈述句”指名词具有陈述作用的句子,它包括“名词句”和“名词谓语句”。4.“述语”指在句子中起陈述作用的部分;“主语”是与“述语”相对、位于句首的部分。5.为了观察的全面,本文的“名词陈述句”包括处于小句位置的表意完整的名词陈述性分句。以下几种情况不在本文考察范围:A.“心内一上一下”,述语位置的词语看似名词结构,但它作为一个整体,具有的是一种动态义,故不视为名词陈述句。B.“小明!”、“爷爷!”它们从形式上说是名词,但它们没有提供新信息,没有陈述功能,而是作为指称义的称呼语,故不是名词陈述句。C.出现于“会话”结构的名词起陈述作用、传达新新信息的句子也不在本文讨论的范围之内。例如:(“要什么?”)——“两个烧包子”。D.“(只见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足,那道跛足蓬头。”名词陈述的部分是对前面某个成分信息的补充,它是宾语补足语,所以不在本文名词陈述句讨论的范围。E.“第一个叫韩二,第二个车淡。”第二个分句形式上也是名词陈述句,但由于它们是一种动词承前省略的情况,不在本文名词陈述句讨论的范围之内。二、汉语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1.“思维关联”因素,即名词通过与句首词语的关联起陈述作用。(1)“逻辑关系”因素,即主语和述语之间含有某种逻辑关系。例如:“同一关系”:丘,聚也。(《尚书》·卷第一·8)墙上挂着一把剑-一件真正的古代的兵器。(汪曾祺·寂寞和温暖,238)“合数、合称关系”:列爵惟五。(《尚书》·卷第十·438)上下两层楼。(《儿女英雄传》·32回,418)“假设、条件关系”:一手粮,一手钱。(《艳阳天》,322)夫战,勇气也。(《左传》·庄公十年)“因果关系”:日短星昂,以正仲冬。(《尚书》·卷第二·40)“续接关系”:那么大树,只一点子叶子。(《红楼梦》·51回,640)(2)“语义关系”因素,其主语和述语属于不同范畴,且主语和述语之间有某种语义关系。例如:“结果状态”与“事件、方式”:少皞氏鸟名官。(《左传》·昭公十七年)“方式、状态”与“结果”:距跃三百,曲踊三百。(《左传》·僖公二十八年)“部分”与“整体”:釜十则钟。(《左传》·昭公三年)“时空”与“使成对象”:百年丘墟。(《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447)“主体对象”与“客体对象”:每人两盒细茶食。(《金瓶梅》-489)“时间”与“空间”,例如:夜则山野头陀。(祖堂集卷十七·557)“工具”与“对象”,例如:筐篚苞苴。(《世说新语》·栖逸第十八·361)“时频”与“数频”:一天一节儿。(《艳阳天》,763)2.“具象化思维”因素,即名词以其意象而起陈述作用。(3)“名物”具象化思维因素,多体现为一种“名词意象并置”的形式。例如:夏之日,冬之夜。(《诗经》·葛生·183)黍稷重(?),禾麻菽麦。(《诗经》·七月·230)(4)“时间”具象化思维因素,多表现为一种时间“持续”或“变化”义。A.时间持续的:昆明七八年。(《汪曾祺》·老鲁,24)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金瓶梅》·1051)B.时间变化的:一个星期了。(《艳阳天》,719)一把胡子了。(《汪曾祺》·大淖记事,275)(5)“空间”具象化思维因素,多表现为一种空间“面积”、“距离”、“存在”或“发生”义。A.空间面积的,例如:沃野万里。(《三国志》·卷五十四·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1269)B.空间距离的,例如:通共十来里路。(《儿女英雄传》·22回,263)C.空间存在的,例如:前面一对明角灯。(《红楼梦》·14回,155)D.空间“出现”或“发生”义,例如:已而又一男。(《金瓶梅》·1486)(6)“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A.“人物属性”的:吾侪小人。(《左传》·襄公三十年)B.“地点属性”的:驾,良邑也。(《左传》·襄公三年)C.“抽象事物或概念属性”的:让,德之主也。(《左传》·昭公十年)D.“事件属性”的:凶人不终,命也。(《左传》·昭公二年)E.“隶属式属性”的:牛头宗六枝。(祖堂集卷三·97)F.“领有属性”的:您就她这么一个亲人。(《艳阳天》,1255)G“比较、比拟式”属性的:其言粪土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温挺义之标,庾作民之望。(《世说新语》·文学第四·140)3.“韵律结构”因素,即名词因节律的要求而起陈述作用。(7)偶式平衡结构因素,例如:昔年汉主,今日吾君。(祖堂集卷十一·385)一半骄傲,一半反抗。(《汪曾祺》·复仇,8)父南子北。(《金瓶梅》·1225)(8)反复、递接等显示韵律节奏因素,例如:一程一程。(《儿女英雄传》·36回,505)一命二运三风水。(《儿女英雄传》·38回,535)(9)“惯用格式”或“特定行文模式”因素。惯用格式或特定行文模式指一种高频率长期使用而凝固化了的结构,因而具有某种民族韵律认同感。例如:“者-也”结构:龙者,君之象也。(《三国志》·卷三十二·先生传第二·888)“一MN,又一MN”结构:一箱子,又一箱子。(《艳阳天》)“数量名“结构描写场景:一时两道啼痕,一张笑脸。(《儿女英雄传》·22回,275)诗词的特定节拍、韵律模式:伊西我在东,何日重逢?(《金瓶梅》·827)疑问代词表反问:什么黄忠、绿忠的?(《艳阳天》,791)4.“语义表述”因素它与汉语词汇语义的内容有关。该类陈述性名词内涵义少,语义信息单一,事物与语义直接联系而不需主观的逻辑转换,不易产生歧义,所以该类名词独立起陈述作用的现象也更普遍。(10)“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包括表述“年龄”、“名姓号”、“籍贯”、“身份”、“外貌”、“表情”、“节令”、“天气”、“灾害”、“言语”、“吃喝”、“演奏歌舞”、“座次”、“玩具”、“祝福语”等类别。例如:夜大雪。(《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408)一连五天好日头。(《艳阳天》,1771)宗鲁骖乘。(《左传》·昭公二十年)晚生粗鄙下士。(《红楼梦》·10回,122)管仲霸者之佐。(《三国志》·卷二十四·韩崔高孙王传第二十四·692)我行三。(《儿女英雄传》·33回,447)我虞美人。(《金瓶梅》·258)羽美须髯。(《三国志》·卷三十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940)5.“语气”、“情感色彩”因素,即名词因语气或情感色彩因素而起陈述作用。(11)“语气”因素,包括疑问、反问、揣测、表敬语气等。例如:疑问语气:何故戎服?(《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反问语气:岂其取妻,必齐之姜?(《诗经》·衡门·205)揣测语气:盖是贡禹,雨龚之匹。(《三国志》·卷十一·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第十一·366) (注:“是”为指示代词“此、这”义)表敬语气:先生请茶。(《红楼梦》·10回,123)(12)“情感色彩”因素,包括褒义的、贬义的和中性的。例如:褒义评价的:好大一座庙!(《汪曾祺》·受戒,213)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红楼梦》·1回,8)詈语贬义评价的:你们这一起糊涂王八崽子!(《红楼梦》·119回,1506)中性评价的:真早班呀!(《艳阳天》,1263)实在的事儿嘛!(《艳阳天》,824)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产生条件”,主要是从突显因素的角度说的,而不是说唯一因素。三、汉语名词陈述句的形式特点1.名词陈述句以“定心式”为主,包括“名+名”、“形+名”、“副+名”、“数量式+(名)”等形式;同时也有不少状补式。例如:我这锯了嘴的葫芦似的。(《儿女英雄传》·19回,228)。2.名词陈述句以简单结构为主,也有复杂结构。如:复杂比分式,例:茶叶、煤球都一会儿一个价钱。数名倒装式,例:他的嘴里谎话一大堆。主语前有限定范围词或同位词,例:我们大家一个目的。她头胎男孩,二胎女孩。带状语或补语等其它成分,例:他们俩正好一对儿。她整个一东方美女。名词述语的修饰成分语序灵活,例如:“中间羊肠一条石子漫的甬路。(《红》,481,40回)”,可以说成“中间一条羊肠石子漫的甬路”。3.名词陈述句由于功能表达需要信息快捷地传出,所以以肯定形式为主,但也有否定形式。例如:楚不几十年。(《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其丽不亿。(《诗经》·文王·407)自去冬十二月至此月不雨。(《三国志》·卷四·三少帝纪第四,119)兵不一旅。(《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第十三,1350)在我们分析的文本中,名词陈述句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语例数分布情况如下:4.名词性词语能够独立起陈述作用,例如:“我上海人”、“今天星期五”、“明天二十六号”。有时在语义方面有所制约。例如:“姑娘好性儿”、“前面一对明角灯”、“又一人”和“姑娘这么一个人”中的形容词“好”、数量词“一对”以及副词“又”和“这么”不能省略,否则句子变成短语或者语义发生变化。有时在韵律或结构方面有所制约,例如:“一半男人,一半女人”必须前后两句联立出现,表义才完整;“刘翔,体育健儿的榜样”中间的点逗也不能缺省,要么添补其它成分,否则难以成句。5.当主语和述语是一种相互倚待、相互融合的比分式时,语序可以易换。例如:“三大碗(酒)一个(人)”可以说成“一个(人)三大碗(酒)”,“两个人一床被子”可以说成“一床被子两个人”。当句子前后两个部分存在一个基点,或者句子前后两部分的语义范畴有上下位关系或支配关系的情况时,前后两部分不能易位。例如:(禾苗)一天一节”不说“一节儿一天”,“一箭三雕”也不说“三雕一箭”。四、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1.先秦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诗经》、《左传》、《尚书》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我们排除因文体特别而影响比例的因素,对各时期所分析文本中各种因素引起的名词陈述句作了平均。先秦时名词陈述句产生条件的情况大致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9%)>“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6%)>“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8%)>“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1%)>“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7%)。其中,“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居主导位置,占64%。要说明的是:这种历时比例是通过打平均的方法得出的。由于样本过小,取平均值的方法不是很科学,故只能做参考值而不能做绝对值。其次,不同文本因为内容的需要,或者作者风格倾向性的缘故,都可能导致文本名词陈述句表现出不同的产生因素。先秦时产生了“时间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但没有发现“空间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时间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体现为时间“持续”义和“延续”义,而无时间“变化”义。不同文本,由于内容以及创作者的不同,名词陈述句的产生因素表现出不同的选择性和倾向性。例如,《尚书》作为史书,“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少,仅3例;《诗经》的名词陈述句表现出明显的流块式的主体性和韵律感。(参见第一章38页)(2)形式类型以同样的操作的方法,得出先秦时名词陈述句各种形式的比例大致趋势为:名(29%)>名+名(23.3%)>数+名(23%)>形+名(7.7%)>其它(9%)>副+名(8%)。从绝对数量看,“名”及“名+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是中古时的主要形式。“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源于汉语具有“以单音节为基础、单音节能灵活复合、衍生双或多音节”的特性。“名+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很大一部分属于“之”、“其”标记形式的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之”、“其”结构对前面的名词其实有形化作用。2.中古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三国志》、《世说新语》、《祖堂集》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中古时产生条件下的名词陈述句大致趋势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9%)>“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8%)>“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6%)>“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5.3%)>“语气、情感”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1.7%)。同样,这种比例趋势只能作为参考价值而不能作为刚性的绝对标准。《祖堂集》是灯录体,多“口头语言”,“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也多,占该文本的23%;同时,《祖堂集》作为一本禅宗文献,语言讲究“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各类名词陈述句都有“名物具象化”因素的痕迹;《三国志》则多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这些文体及某文本特殊结构的原因,都是影响比例的因素。中古晚期出现了“空间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较稳定,并且在中古时代有新的比例提升趋势。随着人类接触面的拓宽和人类思维的缜密化发展,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有向抽象性、概括性发展的趋势。例如:“同一”式逻辑关系因素的名谓句在中古时发展了“隐喻式”的形式,例:鼻者,面之山。(《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428);对“人物属性”的说明在中古时出现了对多个主语对象关系的说明,例: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三国志》·卷四十·刘庞廖李刘魏杨传第十·992)。(2)形式类型中古时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比例大致趋势为:名(27%)>形+名(21.3%)>副+名(15.7%)>名+名(13.3%)>数+名(13%)>其它(9.7%)。中古时“单音名词”独立为述语的现象比先秦更少。例如《世说新语》和《祖堂集》没有发现单音名词为述语的语例,《三国志》在时代上与上古更靠近,故其文本中尚存在一定的单音名词为述语的语例:132例名词独立为述语的形式中,有13例单音名词为述语。“数+名”的名词陈述句形式在中古时期表现得非常丰富,有表确定义的,也有表概括义的;有表实义的,也有表虚指义的。而在先秦语料中,起陈述作用的数量结构大多表“具体”数量义,而很少表“虚指”义和“概数”义。(参见第二章71页)中古时,“名+名”结构的名词陈述句从先秦到中古有下降趋势,而与“名+名”名词陈述句形式下降趋势相对的是“形+名”的名词陈述句形式有所上升。它一方面与古代惯用的“之”字结构有关,另一方面,与汉语词汇的弹性功能有关,形名功能游移灵活性较大。(参见第二章23页)3.近代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金瓶梅》、《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近代产生条件的名词陈述句基本情况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5%)>“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8.3%)>“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6.3%)>“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8%)>“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7%)。“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近代有下降趋势;“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类型相对稳定,且保持较大比例的发展趋势。随着思维的缜密化和表意的细致化发展,“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明显上升,这是近代“具象化思维”因素名词陈述句多的一个重要原因;而“名物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近代叙述体文本中则几近消失。另外,由于文本的平实化趋势,“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进一步减少,而“语气、情感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有所上升。近代出现了时间“变化”义的时间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数量比分”式的“语义关系”因素的名词句在近代也得到了很大发展。(2)形式类型近代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比例大致趋势为:数+名(47%)>副+名(15.7%)>形+名(13%)>名(12%)>其它(8.7%)>名+名(3.7%)。“数+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在近代有了明显的大幅度提升,跃居为各种名词陈述句中的最主体形式。“名词”独立为述语的比例保持着中古时的发展态势,且有较高的比例。“名+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大幅度下降,而“形+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类型比例有所增加。“副+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比例相对稳定,同时有所提升。4.当代名词陈述句的断代考察以《艳阳天》、《汪曾祺短篇小说》、《骆驼祥子》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产生条件当代产生条件的名词陈述句基本情况为:“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6.6%)>“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22.7%)>“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5.7%)>“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4.3%)>“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1.7%)。《艳阳天》文本中,由于语境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所以“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较多,因而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比例情况。“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仍然是当代的主要类型。同时,由于汉民族审美心理的需要以及当代语言生动活泼、产生了新的惯用格式等的原因,“韵律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有回升的倾向。也由于当代语言更倾向于平实化和平白化,“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当代有些减少。(2)形式类型当代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比例大致趋势为:数+名(56%)>名(13%)>形+名(11%)>其它(9%)>副+名(6.7%)>名+名(5%)。“数+名”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在汉语史上一直呈上升趋势,到现当代更是独占鳌头。“名”和“副+名”的名谓结构在历时上一直居于较重要位置,占有较大比例。“名+名”式的的名词陈述句在汉语史上呈下降趋势,与之呈相反是“形+名”式的名谓结构在汉语史上呈上升趋势。五、名词陈述句的历时发展趋势1.产生条件的历时趋势由于每个时代的文本是影响力大的典型作品,因此对各个时期样本名词陈述句产生因素的比重打平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因素在该时期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样,各个时期各因素所占比重的平均值自然也能够反映该因素在历时上的地位。再次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的数值及比例更多地是一种参考价值,能够说明一定的问题,但不能作为绝对的刚性数值和标准。这样处理后的具体结果见下表:为了更清楚地反映它们在历时上的走势,为名词陈述句产生条件的各因素在历时上的情况绘上折线图:有以下发现:(1)汉民族的“具象化思维”是汉语名词陈述句产生的主导因素。(2)“汉语言的词汇、语义”特点是影响汉语名词陈述句产生的仅次于“具象化思维”的重要因素;反映在“语义表述”因素产生的名词陈述句在汉语史一直占有较大比重。(3)“思维关联”因素可以说是汉民族发散思维和综合思维的结果;也是对汉语语法的一种体现。先秦时,该因素是影响名词陈述句形成的仅次于“具象思维”的重要因素。随着汉代“言文一致”呼声的加强和人们对语言平白化、浅易化的更加关注,体现着语言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思维关联”因素在中古和近代的影响力有减弱趋势。当代,由于人类宏观意识和思维理性的加强,该因素对名词陈述句的影响力又有增强的趋势。(4)“韵律结构”因素源于汉民族语言运用过程中的审美心理和一定的民族韵律认同感。它对名词陈述句影响力的强弱一方面与惯用格式使用的频率有关,另一方面与汉语主体能动性开掘的程度有关。古代使用了大量具有民族韵律认同感的某些文言惯用格式,所以“韵律结构”因素影响的名词陈述句比例较大;当代语言由于个性化的突显,主体能动性得到更多程度的体现,所以该因素的影响在当代有上升趋势。(5)“语气、情感色彩”是语义的陪义内容,所以相对其它因素来说,它只是影响汉语名词陈述句产生的一个次要因素。该因素反映的是汉语的主体性特点,汉语句子语义不是纯粹的理性义的传达。2.形式类型的历时趋势我们以同样的操作方法,得出名词陈述句形式类型在历时上的比重。见下表:为了更清楚地观察它们在历时上的趋势,为名词陈述句的各种形式类型在历时上的情况绘上折线图:有以下发现:(1)“数+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在近现代迅猛上升,占据为名词陈述句的主体形式。这与数量词本身的数量义具有陈述性质有一定关系;其次,“量化”信息是人类对事物进一步加以认识的重要手段。(2)“名”形式的名词陈述句在各个时代的都有较大比例,这与汉语“以单音节为主,单音节可以灵活复合音节构成多音节”的特点有关。该类形式在近现代稍有所下降,反映的是近现代汉语平实化、朴实化的语言事实。(3)“名+名”的名词陈述句在汉语史上有下降趋势,与之相应的是“形+名”形式比例的上升趋势。它一方面与古汉语的“之”字、“其”字等特定结构有关,另一方面是汉语实体、属性发生转换的反映。(4)副词是功能词,一方面起凑足音节、平衡结构的作用,另一方面它是语气的。“副+名”形式的较大比例一方面反映汉语名词陈述句的灵活性,另一方面说明汉语名词陈述句具有主体性特点。(5)有一些在历时上比重一直较小、且内部稳定性不强的名词陈述句存在,我们把它们统归为“其它”。3.发展特点:(1)无→有例如“空间存在式”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是中古后期才出现的事实;时间“变化”义的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是近代的事;数量式结构描写场景或状态的“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是近现代的语言事实。(2)贫乏→丰富它包含两层内容:从数量上说,名词陈述句的细化因素在汉语史上有渐进增多的趋势;从丰富程度上说,名词陈述句细化因素的变体形式也越来越多。它一方面是语言事实日趋丰富的表现,另一方面是语言表现手段日趋生动的反映。这可以通过观察细化类型多样且稳定性强的“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和“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见端倪。要说的是:“属性具象化”思维因素和“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比较稳定,所以呈现的类型数目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类型丰富程度的反映。另外,当代“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似乎没有近代丰富,这不意味某细化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当代消失。近代名词陈述句的细化类型基本上包囊了古代的细化类型,也蕴含了当代的细化类型。它一方面确实与近代语言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有关,另一方面与我们所取语料的文本内容和作家的文风有关。(3)具体→抽象第一,表现为借助直觉感知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下降的趋势,例如“名物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在近代及当代叙述性文本中几近消失。第二,反映在名词陈述句细化类型的变体形式走向抽象领域以及采用比拟式等抽象手段。例如古代“事物属性”评议的对象多为具体人或事物的,近现代则扩展到“性格、态度、行事风格”等抽象方面,如:他那一种脾气!(《红楼梦》·120回,1512):你这么虔心!(《红楼梦》·39回,476)(4)客观→主观第一,名词陈述句产生因素的主体性和个性渐进突显。例如“语气、情感色彩,,是语义陪义的内容,体现着“人”的因素。“语气、情感色彩”因素名词陈述句比例的上升正是“客观→主观”趋势的反映。第二,体现为直觉性、模式性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在汉语史有所下降。例如,“惯用格式”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多多少少带有某种形式标记,所以在语言平白化和追求简炼的近现代,该模式性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语例较少。《红楼梦》中1例,占0%;《金瓶梅》中4例,占2%;《艳阳天》中7例,占3%。六、英汉名词陈述句比较1.中文小说英译本的名词陈述句对现象的探讨一般有两种方式,“浅层次”是自说自的,深层次则是在比较中显示;谈英语中的名词陈述句是为了在比较中了解汉语名词的陈述性质。以英译本中文小说The True Story of Ah Q和A dream of red mansions为穷尽性分析的文本。(1)“情感色彩”因素A.“贬义情感色彩”因素,例如:You monkey!(65回,1959:你这小狡贼儿!)B.“褒义情感色彩”因素,例如:Such a magnificent girl!(66回,1986:原来这样标致人才!)(2)“语气”因素A.“自我抱怨”语气,例如: So all my bad luck today!(The True Story of Ah Q,P38)B.感叹语气,例如:What a fine kite!(70回,2118:好一个齐整风筝!)C.疑问语气,例如:Something nice for me?(31回,875:什么好东西?)(3)“话语结构”因素:A.独白结构中,表现为“叫卖语”等。例如:“Four hundred on the Green Dragon!”(P23:“青龙四百!”)B.平衡结构:a)句式联立:Ten thousand for the mother pearl,five thousand for the curtain. (92回,2794:母珠一万,鲛绡帐五千。)b)前后成分为数字比分式,如: The regular two taels each.(36回,987:每人二两。)(4)“相同动词承前省略”因素,例如: (Take one pot to Master Bao,)one to miss Lin.(86回,2646:给二爷一盆,林姑娘一盆。) (If one flower is large,)the other small.(62回,1842:这两枝一大一小。)(5)“信息补充”因素,例如:(Looked quite down in the mouth,)the picture of gloom.(33回,907: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6)模仿汉语文本句式或结构的结果:A.汉语组合或特定句式:one hill,one water.(76回,2305:一山一水。)B.汉语文言句式:The good embody pure intelligence,the true essence of heaven and earth(2回,50: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7)语义表述因素。它们貌似于汉语“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但多用点读隔开,且语义自足性不够强。例如:A.“籍贯”义,例:Now this Feng Su,a native of Daruzhou.(27,1回:他岳丈名唤封肃,本贯大如州氏人。)B.“名姓”义,例:Baoyu’s other pages Chuao,Saohong and Moyu.(265,9回:宝玉还有几个小厮,一名扫红,一名锄药。)C.“年龄”义,例:Jia Rong,twenty.(341,13回:年二十岁。)D.“同期”义,例:The day after tomorrow,the fifth.(836,29回:明儿初五。)即英语的名词陈述句类型主要集中于“语气、情感色彩”因素的名词陈述句、“话语结构”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模仿”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以及成句性有限的“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中。2.英语名词陈述句性质与汉语不同首先,汉语的名词陈述句包括五种产生因素:“整体思维因素”、“具象思维因素”、“韵律结构因素”、“语义表述因素”和“语气、情感色彩因素”五个方面,它们是源于汉民族思维、汉民族审美习惯和汉语言词汇、语义特点的,汉语名词的起陈述性具有“本”的意义。而英语中,在正式的场合或严肃正规的文本中,一般不采用名词陈述句的形式,它们是一定语境下“省略动词”、“模仿原本风格”或“结构临时赋予”的一种语言现象。英语中名词述语的性质有三种情况:“省略”的、“模仿”的和“限定”的,但以“省略”的形式占主体。汉语文本《红楼梦》中的名词陈述句在英文中被处理成动词谓语句有五种情况:(1)添加系词“is/have”: She’s onlynine.(53回,1544:这孩子才九岁。) In front ofwhich were two brilliant horn lanterns.(14回,361:前面一对明角灯。)(2)添补实义性语义动词: A dragonbegets nine offspring.(9回,257:一龙九种。) The lamps on both sides shed a light bright as day.(14回,361:两边一色绰灯。)(3)对汉语的特殊结构和文化语词,采用意译法,搭配出相应动词: They were laying into Xiao hong in turn.(24回,675:二人你一句,我一句。) It’s a shame t0 1el them 20 to waste。(56回,1615:自然小器。)(4)对仗、偶式结构中,化名词性整句为动词性散句: A thousand are written to a single pattern and none escapes bordering on indecency.(1回,10:满篇《子建》,千部一腔,千人一面。) Pages full of fantastic talk,Penned with bitter tears.(1回,11: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5)句式或结构发生转换,例如汉语的名词陈述句在英文中转化成了分词或从句形式:with a large bronze foot-warmer under each(was palaced)。(53回,1532:每一张椅下一个大铜脚炉。)其次,汉语的名词陈述句与添加动词后的动词陈述句在功能上有本质区别。汉语的名词陈述句是说明、评议或描写功能的,动词陈述句是陈述功能的;而英语的名词陈述句添加系词或动词后,其功能是一样的,都是陈述的。第三,英语中的“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与汉语貌似相同,其实有很大的区别。英语中该因素的名词陈述句需要生理顿换,且自足性有限,需要凭借一定结构的衬托才能成活。例如“Jia Rong,twenty”、“Now this Feng Su,a nativeof Daruzhou”,它们给人语义未尽的感觉,读者一般对后句有期待值。八、特定文体的名词陈述句分析特定文体的名词陈述句一方面是为了看名词陈述句的产生条件在特定文体中的适用性,另一方面看特定文体中名词陈述句的特殊性和倾向性表现。“诗”、“词”抒情写意性强,所以“具象化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比例非常大。例如,《唐诗三百首》中“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约占96.8%,《宋词三百首》中“具象化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约占91.5%。其次,由于诗、词讲究韵律结构性,所以《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中都没有发现呈现名词自由、离散状态的“语义表述”因素的名词陈述句。“杂剧”虽然也是韵体文学,但它不象“诗”、“词”那样有严格的形式限制,所以元杂剧的名词陈述句相对来说更丰富、更灵活,基本上囊括了汉语名词陈述句的所有类型。“谚语”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和社会历史经验的表述,所以其名词陈述句类型主要是“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其中“思维关联”因素的名词陈述句17例,约占所有名词陈述句语例的34.7%;具象思维因素的名词陈述句32例,约占所有名词陈述句语例的65.3%。形式上看,《谚语手册》49例名词陈述句中有43个语例采用数量式的结构,这一定程度上与谚语是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的结晶有关。政论文中的名词陈述句与英文中存在的名词陈述句有相似的面貌,主要有三种情况:“语境”的、“模仿”的和“移用”的。“语境”因素的名词陈述句包括“语气情感的”、“动词承前省略的”以及“标点符号暗示的”;“模仿的”主要体现为对古文风及古文韵律结构的一种袭用;“移用的”体现为政论文体中移入当代“美文”体名词陈述句抒情写意式的笔法。“文体”不是决定名词陈述句的根本原因,“表达功能”才是决定句式选择的关键因素。现代法规、科技文、政论文中很少采用名词陈述句,是由表达功能决定的。因为动词谓语句相对名词陈述句来说,表义精确、严谨;而名词陈述句相对来说,写意性和诗性较强,需要领悟的时间和空间。
其他文献
<正>每年9月份是我们国家集中宣传绿色出行、倡导公交优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围绕绿色出行、公交优先、共享出行等理念,全国各城市公交相继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主题鲜明、
进入21世纪,一股新的媒体力量——视听新媒体迅速崛起并迅速蔓延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以手机电视、车载移动电视、网络电视(IPTV)和楼宇电视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作为一支新军,打破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码是一种性能逼近Shannon限,实现复杂度低,纠错抗干扰能力强的信道编码,其应用潜力得到了广泛认可。LDPC码中的一种特殊码
电力电子技术为工业设备提供了高速、高效和节能的控制手段,但同时也给电网注入了不可忽视的无功以及谐波电流。在众多谐波抑制和无功功率补偿技术中,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应用较
在移动业务高速发展的今天,新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复杂多变,多种业务的结合和交织更要求能有一套灵活的支撑系统。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各大设备制造商针对市场业务需求多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编码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近几年来,视频转码逐渐成为视频编码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特别是针对拥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标准H.264。目前视频产
由于我国国力等情况,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道路尤其是南方的许多省际干线公路都建成了造价相对便宜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在社会经济大发展带来的重交通负荷冲击下,几乎都出
三相交流斩波调压器使用全控型开关器件IGBT,将PWM技术应用到交流调压领域,以其动态响应速度快、线性调压范围宽、功率因数高等优点,将逐步取代晶闸管相控交流调压,在中、小
国际机制是国际社会中一系列规范与预期的汇集,它所体现的一整套原则、规则和决策程序使无序社会的有序化成为可能,并降低了国际合作成本,增加了交往的信赖度.当今的全球化为
植物多酚黄酮广泛存在于中草药及各种果蔬中,在自然界发现有上千种。由于植物多酚黄酮从植物中提取,它具有预防食物变质的功效,有益于人体健康,又来自非石油合成,因而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