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材料的缺陷分布及工艺设计对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tti_sq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GaN,具有直接带隙、大禁带宽度(室温下3.39eV)、强击穿电场(3 MV/cm)、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3×107cm/s)、和良好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特性,在短波长蓝光-紫外光发光器件、微波器件和功率电子器件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许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此进行研究。本论文主要围绕GaN自支撑体材料衬底的缺陷和杂质分布、表面处理对GaN和AlGaN/GaN肖特基二极管的性能影响、Si衬底AlGaN/GaN大功率器件的击穿和其他特性开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结果如下:1.利用阴极荧光(CL)技术研究了用氢化物气相外延(HVPE)方法生长的GaN体材料衬底的缺陷和杂质分布。发现:GaN体材料表面显示为黑色核心的位错团簇被像光盘一样的强发光区域区域包围;这种发光的不均匀性在同质外延GaN薄膜上消失;制备在同质外延层上的肖特基二极管的反向漏电流普遍减小;但是,位错团簇的存在限制了基于GaN体材料衬底器件的产率。2.研究了氧等离子体处理GaN表面对其肖特基二极管的影响。在淀积肖特基金属之前采用ICP氧等离子体处理了GaN材料的表面,测量发现:在小偏压下,处理过的器件的反向漏电流减小、串联电阻增加;但是,在高反向偏压下,氧等离子体处理过的GaN肖特基二极管的漏电流反而更大,且击穿电压减小。XPS谱表明在氧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GaN表面会生成超薄GaOx薄膜。在亚带宽(sub-bandgap)光照的情况下,等离子体处理过的器件有比较大的光导响应,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GaN材料表面产生了额外的缺陷态。还研究了氧等离子体处理AlGaN/GaN异质结表面对其肖特基二极管的影响,变频C-V测量表明氧等离子体处理在AlGaN/GaN异质结表面同样产生了额外的缺陷态。此外,还研究了超薄介质夹层、CF4+O2等离子体处理、热退火处理等对AlGaN/GaN肖特基二极管性能的影响。3.在Si衬底AlGaN/GaN异质结上制备了不同欧姆和肖特基接触间距的平面肖特基二极管。研究了SiO2和SiNx/SiO2复合结构钝化对Si衬底AlGaN/GaN肖特基二极管击穿特性的影响,发现SiO2和SiNx/SiO2复合结构钝化都能有效减小肖特基器件的反向漏电流并提高击穿电压,其中SiNx/SiO2复合结构的钝化效果更为显著。SiO2钝化的AlGaN/GaN肖特基二极管的最高击穿电压达到了近600V,其功率优值系数(VBR/RON)超过112MV·cm-2。当欧姆与肖特基电极间距超过一临界值后,器件的击穿电压趋于饱和;这时,器件的击穿主要发生在Si衬底和GaN外延层的界面处。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带一路""亚洲投资银行"的发展和建设,以及杭州G20峰会去年成功举办,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不论经济如何发展,我们都不
土壤呼吸是生态系统生态学和全球变化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青藏高原东部亚高寒草甸选择一个弃耕地演替梯度,研究
近年来码垛技术获得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机器人码垛发展更为迅猛,这种发展趋势是和当今制造领域出现的多品种小批量的发展趋势相适应的。铝锭码垛机器人是整条铝锭生产线中非常
目的:采用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探讨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AFPV)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大鼠Arthus反应,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泼尼松
本文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盐渍化土壤的分布及改良。通过对明、清、民国时期关中地区盐渍化土壤分布情况的疏理,分析其分布的时空特征和形成原因
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正在全国陆续展开。评价中发现某些指标在地下水中以较高浓度存在往往是由于天然背景含量高所致而非人为活动污染所致。为科学、合理的进行地
目的:观察与评价亚甲蓝混合液局部封闭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痛寻找一种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疼
注重相对收益是日本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贯思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日本称其是对冲垮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经济手段,对其持抵触态度,推动后者升级为“全面与
对一种汽车换档支架铝合金铸件存在多针孔和硬质点等缺陷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消除铸造缺陷方案,结合采用原料除油工艺、改进排杂净化除氢熔剂配方、控制熔炼温度、改进浇注过
  近年来,教师领导力作为一种新的学校领导力模式,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成为国际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表现出巨大研究潜力的同时,教师领导力的研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