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联合IGF1对BMSCs成软骨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t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章 低氧对MSC-mECM成软骨分化及其细胞肥大的影响目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其自身分泌形成的基质(MSC-mECM)中成软骨分化,并探索低氧对其成软骨分化和其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含有50μg/L抗坏血酸的培养基孵育BMSCs 10天,诱导其分泌形成细胞外基质膜(MSC-mECM),然后经过胰酶化、离心等步骤处理后形成MSC-mECM微球。将MSC-mECM微球分成两组分别于低氧和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0、7、14、21、28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蛋白印迹(WB)和免疫组化(IHC)技术从基因和蛋白水平评估低氧对其成软骨分化和细胞肥大的影响。同时对糖胺聚糖(GAG)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观察低氧对其生成的影响。另外,通过分别延长分化时间(至42天)和选用不同(三名)患者的BMSCs进行前述实验,明确时间和个体差异是否影响低氧对BMSCs成软骨分化和其细胞肥大的作用。各组数据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two-way ANOVA)。结果:qRT-PCR结果显示,相比于常氧条件下,低氧从第7天起对肥大基因COL10、MMP13、ALP、RUNX2的表达表现为持续抑制作用。但低氧对成软骨基因COL2和ACAN的表达在不同的时间作用不一样。然而在蛋白水平上,WB和IHC结果均显示,从第14天开始,低氧能持续抑制ACAN和COL2的表达。低氧对于RUNX2、ALP、COL10和MMP13的影响,WB和IHC结果与PCR结果一致,从第7天起显示持续地抑制作用。此外WB也显示,相比于常氧,低氧能降低β-Caten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受体(IGF1R)、SMAD1/5(一转录激活因子)的生成。GAG定量分析证实低氧在第7天(P=0.0068)、第14天(P=0.0108)、第21天(P=0.0108)、第28天(P=0.0031)均能持续抑制GAG在基质中的沉积。最后,蛋白水平上,低氧除了对软骨基质蛋白COL2的生成在抑制程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外,对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和程度无明显个体差异。分化时间不会改变低氧对BMSCs成软骨分化和细胞肥大的抑制作用。结论:低氧不仅抑制BMSCs软骨分化过程中的细胞肥大,也抑制其软骨基质蛋白的生成。第二章 低氧抑制MSC-mECM成软骨分化及其细胞肥大的机制目的:明确低氧是否通过下调Wnt/β-Catenin、IGF1/IGF1R信号抑制MSC-mECM微球的成软骨分化和其细胞肥大。其次,在不明显促进细胞肥大的前提下,能否通过调控β-Catenin或IGF1改善低氧引起的低软骨分化,为透明样软骨再生提供新的可能途径。方法:1、明确低氧是否通过下调Wnt/β-Catenin抑制MSCmECM微球的软骨形成及其细胞肥大。首先将MSC-mECM微球分成两组分别于低氧和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14天,随后各组再分为两个亚组,在不同条件下继续培养14天:a)常氧组(Nor group):MSC-mECM微球在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分化培养基中加入二甲基亚砜(DMSO)和磷酸盐缓冲溶液(PBS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干预。b)常氧+IWP2组(Nor+IWP2 group):MSCmECM微球在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2μM IWP2和PBS溶液,抑制Wnt/β-Catenin信号。c)低氧组(Hypo group):MSC-mECM微球在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DMSO和PBS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干预。d)低氧+Wnt3a组(Hypo+Wnt3a group):MSC-mECM微球在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100ng/ml Wnt3a和DMSO,激活Wnt/β-Catenin信号。用前述方法评估其对MSCs成软骨、细胞肥大和GAG沉积的影响。2、从两个方面明确低氧是否通过下调IGF1/IGF1R信号抑制MSC-mECM微球软骨形成及其细胞肥大。一方面用干扰RNA敲降IGF1R,通过抑制IGF1/IGF1R信号明确其具体作用。即将MSC-mECM分成两组,一组用干扰RNA敲降其IGF1R,一组用Scrambled干扰RNA感染作为空白对照组,48h后经胰酶、离心处理形成微球,使其在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24h后,用WB检测其对成软骨分化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低氧和常氧条件下均用100ng/ml IGF1激活IGF1/IGF1R信号进一步明确其具体作用。首先将MSC-mECM微球分成两组分别于低氧和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14天,随后各组再分为两个亚组,在不同条件下继续培养14天:a)常氧组(Nor group):MSC-mECM微球在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分化培养基中加入PBS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干预。b)常氧+IGF1组(Nor+IGF1group):MSC-mECM微球在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100ng/ml IGF1。c)低氧组(Hypo group):MSC-mECM微球在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PBS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干预。d)低氧+IGF1组(Hypo+IGF1 group):MSC-mECM微球在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100ng/ml IGF1。用qRTPCR、WB、组织学染色和IHC、GAG定量分析评估各组MSCmECM微球成软骨分化、细胞肥大和GAG沉积的情况。最后,选用不同(三名)患者的BMSCs重复该实验,观察不同个体对IGF1的刺激作用是否存在差异。各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1、qRT-PCR结果显示,Nor+IWP2 group相比于Nor group,能显著下调ACAN(P=0.0018)、COL2(P=0.0086)、COL10(P=0.0040)、ALP(P=0.0031)基因的转录。Hypo+Wnt3a group相比于Hypo group能明显促进RUNX2(P=0.0302)、ALP(P=0.0495)基因的表达。在蛋白水平上,WB和IHC结果均显示Nor+IWP2 group相比于Nor group,能够降低软骨特异性基质蛋白和肥大因子的生成。反之,Hypo+Wnt3a group相比于Hypo group能上调软骨基质蛋白与肥大蛋白的表达。GAG定量分析证实,Wnt3a能显著促进GAG的累积(P=0.0135),而IWP2则减少其产生(P=0.054)。2、常氧条件下干扰RNA敲降IGF1R后能抑制软骨基质蛋白COL2和ACAN的生成,且下调肥大标志蛋白COL10和ALP的表达。外源性添加IGF1后,qRT-PCR结果显示,Nor+IGF1 Group相比于Nor Group能显著上调COL10(P=0.0383)和ALP(P=0.0258)的表达,Hypo+IGF1 Group相比于Hypo Group也能显著提高COL10(P=0.0089)的转录。WB和IHC结果证实无论是常氧还是低氧条件下,外源性添加IGF1均显著上调基质蛋白COL2、ACAN的生成,而对肥大因子COL10、MMP13、RUNX2、ALP的生成仅有微弱促进作用。GAG定量分析显示IGF1既能促进常氧中GAG的累积(P=0.1117),也能明显改善低氧引起的GAG减少(P=0.0479)。最后WB结果显示,无论是常氧还是低氧条件下,IGF1对不同个体来源的BMSCs其成软骨分化均有刺激作用,但在程度上存在着个体差异。结论:低氧通过下调Wnt/β-Catenin信号同时抑制MSC-mECM的成软骨分化和其细胞肥大;而低氧通过下调IGF1/IGF1R信号主要是抑制MSC-mECM的成软骨分化。低氧条件下通过激活IGF1/IGF1R信号可诱导MSC-mECM形成透明样软骨,而通过调控Wnt/β-Catenin信号没有该效果。第三章 低氧联合IGF1诱导MSC-mECM成软骨分化的机制目的:明确ERK1/2、AKT是否介导低氧联合IGF1对MSCmECM成软骨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首先,将MSC-mECM微球分成两组分别在常氧与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28天,WB分析低氧对ERK1/2、AKT磷酸化水平的作用。其次,在常氧和低氧条件下,分别用100ng/ml IGF1诱导MSC-mECM微球成软骨分化,WB评估IGF1对ERK1/2、AKT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最后,将MSC-mECM微球分成两组分别于低氧和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14天,随后低氧组再分为三个亚组,在不同条件下继续培养14天:a)常氧组(Nor group):MSCmECM微球在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分化培养基中加入DMSO和PBS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干预。b)低氧组(Hypo group):MSCmECM微球在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DMSO和PBS溶液作为空白对照干预。c)低氧+IGF1组(Hypo+IGF1group):MSC-mECM微球在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100ng/ml IGF1和DMSO。d)低氧+IGF1+U0126组(Hypo+IGF1+U0126 group):MSC-mECM微球在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100ng/ml IGF1和5μM U0126,在IGF1通路激活的情况下,用U0126(5μM)阻断ERK1/2信号。用前述实验方法评估抑制ERK1/2信号是否削弱IGF1对BMSCs成软骨分化、细胞肥大和GAG沉积的影响。各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WB结果显示低氧能降低p-ERK1/2的表达,其趋势与低氧对IGF1的作用一致。而低氧对AKT没有该效应。同时WB结果也显示IGF1能促进ERK1/2而不是AKT的磷酸化。在阻断ERK1/2信号的实验中,qRT-PCR结果显示,Hypo+IGF1+U0126group相比于Hypo+IGF1 group其COL10基因(P<0.0001)的表达显著降低。WB和IHC结果证实Hypo+IGF1+U0126 group相比于Hypo+IGF1 group其软骨基质蛋白(ACAN、COL2)和细胞肥大相关标志因子(COL10、MMP13、RUNX2、ALP)的生成减少。GAG定量分析证实中断ERK1/2信号后IGF1对GAG生成的促进作用则消失(P<0.0001)。结论:ERK1/2而不是AKT介导低氧联合IGF1对MSCmECM微球成软骨分化的诱导作用。第四章 基于低氧联合IGF1分化的MSC-mECM微球修复软骨缺损的作用研究目的:明确基于低氧条件下IGF-1成软骨诱导的MSC-mECM微球是否能在体内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从而修复软骨缺损。方法:将10周龄免疫缺陷型大鼠(250-350g)随机分成4组(每组3只):a)空白对照组(Con group):对双侧后肢膝关节股骨髁行软骨缺损造模(2mm×2mm),缺损处未植入任何材料;b)常氧组(Nor group):对双侧后肢膝关节股骨髁行软骨缺损造模(2mm×2mm),缺损处植入常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2周的MSC-mECM微球。c)低氧组(Hypo group):对双侧后肢膝关节股骨髁行软骨缺损造模(2mm×2mm),缺损处植入低氧条件下成软骨分化2周的MSC-mECM微球。d)低氧+IGF1组(Hypo+IGF1 group):对双侧后肢膝关节股骨髁行软骨缺损造模(2mm×2mm),缺损处植入低氧联合IGF1成软骨分化2周的MSC-mECM微球。8周后从肉眼大体观和组织学染色评估各组修复效果。各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结果:肉眼大体观和组织学染色显示,Con group修复的软骨其表面粗糙,与周边软骨接合处可见血管生成,基质中没有GAG生成;Hypo group中MSC-mECM微球修复的软骨表面虽光滑,但与周边软骨接合较差,基质中GAG沉积比较疏松;Nor group和Hypo+IGF-1 group无明显差异,修复的软骨表面光滑,与周围软骨接合较好,基质中生成致密的GAG。IHC染色及定量分析显示,Con group相比于Nor group,其COL1的表达增多但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基质蛋白ACAN(P<0.0001)和COL2(P<0.0001)的生成显著降低,甚至比Hypo group还低;肥大因子COL10(P=0.0011)和成骨因子ALP(P=0.0007)的表达明显增高。Hypo group相比于Nor group,纤维化因子COL1的表达虽减少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基质蛋白ACAN(P<0.0001)和COL2(P<0.0001)的生成显著减少;肥大和成骨因子COL10(P=0.0037)、MMP13(P<0.0001)、ALP(P<0.0001)的生成显著降低。相比于Hypo group,Hypo+IGF1 group生成的ACAN(P=0.0006)和COL2(P<0.0001)显著增加,且与Nor group相比无统计学差异;COL1(P=0.0003)表达显著降低;Hypo+IGF1 group中肥大因子COL10、MMP13、ALP虽有上升,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低氧联合IGF-1成软骨分化的MSC-mECM微球植入体内后能形成透明软骨样组织从而修复软骨缺损。
其他文献
含氟有机化合物因其独特的性质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在药物分子中引进三氟甲(硫)基团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改善其母体结构的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使其在酸性、亲脂性、偶极矩、生物稳定性与代谢稳定性等诸多方面满足应用需求。在药物科学领域,含氟有机化合物也是药物设计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几十年来,芳香族化合物在三氟甲基甲(硫)基化反应方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传统的三氟甲(硫)基化反应仍然
学位
刺激响应型微乳液因能实现体系在稳定和破乳之间的智能调控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其中无表面活性剂微乳液(SFME)的出现更是对打破高含量表面活性剂在药物运输和纳米材料合成等方面的限制提供了可能。然而,目前刺激响应型微乳液的研究依然面对着巨大的挑战:(1)环境友好且生物相容的刺激响应型微乳液体系报道较少,其中刺激响应型SFME的相关研究更为匮乏;(2)传统的刺激响应型微乳液仅能对一种刺激产生响应,而
学位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具有均匀的分子级孔隙、高表面积的材料。基于不同有机配体和无机金属离子或金属离子簇间的多样配位模式,金属-有机框架可以拥有大量的结构和种类,使得MOFs成为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材料。目前,MOFs已经在催化、气体存储和分离、传感、生物成像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MOFs的一个分支,发光金属有机框架(LMOFs)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功能材料,尤其在荧光传
学位
有机氟化学有着许多年的历史,含有氟元素的分子结构单元有着特殊的生物性质,在化工、医药等领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家们在药物设计和功能材料开发过程中往往在有机分子中有选择地插入氟原子或者含氟的基团。含氟基团中三氟甲基和二氟甲基是最为广泛的基团,其中二氟甲基十分特殊。二氟甲基有强亲脂性和吸电子性,并且可以与氢键作用从而增强分子的生物活性。因此,向分子结构中加入二氟甲基能改变分子的生物活性,在新型药
学位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由于均相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等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有机反应中,然而均相催化剂存在热稳定性差、价格昂贵、难以从催化体系中分离等缺点,造成反应成本的大大增加,从而限制该催化剂的进一步发展。因此,近些年来均相催化剂的多相化备受关注。借氢反应,是一类绿色的有机反应,反应过程中氧化-缩合-还原一锅法完成,具有较高的原子经济性。本课题设计合成多种新型含铱金属有机配体,通过化学或物
学位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发病机制复杂,尚无彻底无副作用的治愈疗法,是全球一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MSC-Exos)因具有类似于来源干细胞的抑制炎症、调节免疫紊乱及促进黏膜修复等活性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
学位
<正>数字化是农信机构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变量,如何提升数字时代的生存发展能力,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新的时代命题顺应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需求,数字化转型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关键。正处于快速转型期的农信机构,如何提升数字时代的生存发展能力,以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开辟更大的发展空间成为新的时代命题。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求新的发展前景,如何在应对外部压力的同时增强内生动力?
期刊
高血压在我国患病率逐年攀升,但其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开展高血压的药理学研究颇具意义。前人证实葛根具有保护心血管的药理特性,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葛根中富含异黄酮类天然活性成分,葛根素是其中最主要的天然活性成分。葛根素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但其对于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较少,血管内皮功能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探讨葛根素通过血管内皮对血压的调控机制颇具研究价值。课题组的前期研
学位
当前在社交媒体上转发锦鲤祈愿的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BCC语料库和新华网、人民网、微博等网络媒体平台搜集语料的基础上,试图从历时的角度追溯“锦鲤”语义内涵,从共时的角度探析“锦鲤”的句法特征,并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隐喻与转喻理论分析“锦鲤”的语义衍生机制。
期刊
目的:探究尼可地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及对冠脉微血管功能、心肌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50例AMI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联合组采用尼可地尔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