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调查我省喀斯特地区奶牛小区饲养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泌乳阶段奶牛能量、蛋白质与钙、磷的需要量平衡模式,为提高奶业生产技术水平,指导和推动贵州奶业的健康发展积累经验和数据。选用健康无病的奶牛36头(其中泌乳盛期、泌乳后期、干奶期各12头)。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根据产奶量、胎次、泌乳期、体重等因素,分别将每个泌乳阶段的12头牛分为试验一组(对照组,采用当地习用日粮饲喂)、试验二组和试验三组(每组4头牛)。其中,试验二组和试验三组进行2×2因子交叉饲养试验。试验牛的日粮由苜蓿、野草、稻草和精料组成,其中一组的能量、蛋白质与钙、磷的供给量按饲养标准的推荐量供给,另一组的供给量是标准推荐量的120%。饲养试验共进行两期,每期正式期为15天,预试期为7天。通过试验研究,得到喀斯特地区奶牛小区饲养能量、蛋白质与钙、磷供应平衡模式:①NER(KJ/d)=1.0866(356 W0.75×k)+M×(0.4+15×Fat)×3138+ΔW×K1×3138+r;②CP(g/d)=1.5515(4.6W0.75×k)+(M×MPR/0.6)/(3/4.6)+K2×ΔW/(3/4.6)+r;③Ca(g/d)=1.6816(6×k×W/100)+M×MCa/(1.28/4.5)+r;④P(g/d)=1.2987(4.5×k×W/100)+M×MP/0.58+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