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理解科学”运动的当代意蕴与走向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haoxian1988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无疑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科学与技术正以其特有的力量建构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世界以及我们人类本身。传统的科学普及概念和机制的形成,与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建制是同一过程,其前提预设为:科学代表着真理和进步,公众需要更多地科学知识以摆脱自身的愚昧,科学普及即本着对科学称颂和赞扬的态度,向无知的公众传播科学相关信息。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科学研究所表现出的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导致社会各领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表现出强烈的质疑与不信任念度。这意味着当代社会中科学与公众之间的新型关系有待构建。“公众理解科学”运动作为科学普及事业的新形态,不仅帮助公众了解科学知识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同时,在使公众理解科学重大议题的基础上,促进公众与科学的对话交流,并参与到关系着我们人类自身命运的科学政策决策过程中去。本文在阐明当代“公众理解科学”运动涵义发生重大变迁的同时,主要以共识会议为例探讨了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具体方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发展方向。 “公众理解研究”是本文引入的新概念,作为“公众理解科学’’运动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公众理解研究”项目试图对进展中的、当前的研究向公众进行传播,致力于在科学研究的动态过程中促进公众与科学研究活动的交流互动,以便于公众真正参与到决定科学的研究方向、决策科学技术的相关政策中,这无疑对我们现时代社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西方的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对经验科学知识所包含的“认识事物的知识——科学知识”与“改造事物的知识——技术知识”不加区分,从而导致了对技术知识论研究的长期忽视;同时,当前以知识论为基础的知识管理研究也一直局限在概念层面,尚未展开以知识分类为基础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通过对技术知识论与企业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现状的考察,提出了从技术知识论的视角深化企业知识管理研究的必要性。文章将以技术知识论的研究
国防科技成果是一个国家最尖端、最核心的科技研发成果,如果可以转化用于民用,必将极大提升国家的整体经济和社会实力。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在国防科技领域的地位也日
休谟作为近代经验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对人的情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指出情感两个最基本的思想——观念对情感的作用以及“自我”在情感中的核心地位,把理性和非理
今天,在三自原则下,中国基督新教教会进入“后宗派时期”,宗派组织不复存在,信徒联合礼拜,各种不同信仰礼仪背景的信徒,本着“互相尊重”的精神,在一起共同敬拜神。但另一方面,原宗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