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磷灰石生物陶瓷材料的制备研究

来源 :哈尔滨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系统介绍了羟基磷灰石材料性质和结构,阐述了羟基磷灰石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提出羟基磷灰石材料研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本课题从粉体制备及其材料制备两个角度,对羟基磷灰石(HAP)陶瓷材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首先,借助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设计试验方案,以硝酸钙、五氧化二磷和无水乙醇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利用XRD、SEM和TG-DTA等分析手段进一步地研究煅烧温度和分散剂(吐温-60)对羟基磷灰石粉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粒子为6586nm、尺寸分布均匀的球形颗粒,综合分析,得出优化的工艺参数为A3B4C3D3、煅烧温度为600700℃、分散剂(吐温-60)加入量不宜超过5vol%的结果。此外,利用FTIR和XRD分别对溶液、前驱粉体及经不同热处理温度后的羟基磷灰石粉体进行测试和分析,研究了羟基磷灰石粉体的化学合成机理。其次,以优化工艺参数制备的羟基磷灰石粉体为基体材料,分别选用钾长石、B2O3和ZrO2作为添加剂,利用XRD、SEM等分析手段及三点弯曲和单边切口梁(SENB)等力学测试方法,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添加剂类型及含量对羟基磷灰石复合陶瓷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尽管适量(10wt%)钾长石的加入,对羟基磷灰石陶瓷力学性能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加剧烧结时羟基磷灰石的分解,且随着温度和钾长石含量的增高而加剧;(2)当B2O3的含量为5wt%、烧结温度为1200℃和1300℃时, B2O3不仅能与HAP形成固溶体,抑制烧结时羟基磷灰石的分解,而且起到细化晶粒的作用,提高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力学性能,温度超过1300℃则会使固溶体分解、熔化或升华,导致陶瓷力学性能相对降低。当B2O3的含量超过5 wt%时,会出现“硼反常现象”,导陶瓷力学性能相对降低;(3)ZrO2在羟基磷灰石陶瓷中,细化晶粒作用明显,1300℃烧结时,单纯的ZrO2会加剧HAP的分解,但与5wt% B2O3一起加入时,能抑制HAP的分解;(4)烧结温度为1300℃、B2O3含量为5 wt%、ZrO2含量为10wt%的HAP陶瓷材料,抗弯强度为122MPa,断裂韧性为1.4 MPa·m1/2,HAP分解率为14%。
其他文献
钛酸钡系列的铁电陶瓷由于其特殊的钙钛矿结构(ABO3)而具有了极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烧结温度和相变温度、小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变化率等优良特性。在其B位上引入一些杂质离子将
镍包石墨复合粒子兼具石墨和镍的优良性质,在电磁屏蔽、催化、通讯和军事工业等领域有重要应用。然而,现有的镍包石墨复合粒子存在壳层不致密、形貌不可控等问题,这限制了其在电磁屏蔽和催化领域中的应用。为此,本学位论文提出一种基于静电吸附作用在石墨粒子表面控制成核位点数的方法,进而通过简单调控反应动力学制备具有不同形貌镍壳层的镍包石墨复合粒子。研究了镍包石墨复合粒子中镍壳层的致密度和形貌的控制方法及其对电磁
透明导电薄膜兼具透光性和导电性,在非常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其中在太阳能电池方面不仅可以作为基础材料增加光电转换效率,还能作为电极材料,通电后在电场力作用下除去太阳
本文采用热模拟、金相、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等测试手段,针对8.8级螺栓用冷作强化非调质钢,研究了热变形及控冷工艺参数、碳含量、冷拔工艺及时效处理等对冷作强化非调质钢
白驹过隙,露往霜来.以高度的精神修养冲淡现实生活中不幸的人数不胜数:有“箪食瓢饮”却能“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有桑枢瓮牖,上漏下湿,却能“匡坐而弦歌”的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