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抗生素的发现及其开发利用,对保障人类健康,延长人类寿命做出了重要贡献。稀有放线菌是抗生素的重要来源,筛选产抗生素的稀有放线菌并对其研究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生物意义。
实验从南昌瑶湖以东的土壤生境中采集土样,采用功能筛选的方法从中分离得到一株稀有放线菌,所产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细胞壁成分及16S rDNA序列等方面的系统发育学研究,将该稀有放线菌鉴定为炭样小单孢菌的一个亚种,并将其定名为炭样小单孢菌瑶湖亚种Micromonospora carbonaceace subspyaohu ensis。
对该稀有放线菌摇瓶发酵产抗生素的工艺条件及其动力学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放线菌产抗生素的适宜培养基含淀粉2.0%,蔗糖1.3%,花生饼粉3.5%,NaCl0.1%,K<,2>HPO<,4>0.01%,Na<,2>SO<,4> 0.01%,FeSO<,4>·7H<,2>O 0.001%,CaCO<,3> 0.3%;产抗生素的适宜温度28℃,pH 7.7,装液量20 mL/250 mL三角烧瓶,接种量6%。在上述条件下,稀有放线菌经200 r/min振荡培养108 h,抗生素的产率达到最高。
实验最后对稀有放线菌产抗生素的活性稳定性及其分离纯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产抗生素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但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发酵液通过离心、过滤及酒精沉淀的预处理过程后,抗生素可吸附到7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上,经含2mol/L NaCl的磷酸缓冲溶液(pH7.0)洗脱除杂,再以20%的乙醇+2mol/L的NaCl洗脱,获得抗生素酒精——盐洗脱液,该溶液经减压浓缩去酒精、透析除盐后得到抗生素的水溶液,纸层析结合化学分析表明该水溶液中仅含有单一活性组分,未检测出蛋白质、核酸、多糖及其单体成分的杂质,但抗生素的结构中含有糖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