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HBV可经胎盘引起胎儿感染,此即HBV宫内传播。有关HBV宫内传播机制,国内外报道较少。自1992年以来,我室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HBV宫内感染经血源性和细胞源性两条途径传播的假说。但需要大量的研究去证实。胎盘滋养层细胞作为胎盘屏障的第一层细胞,直接与母亲血液接触,可能是HBV侵入胎盘的关键部位。但HBV是如何进入滋养层细胞的?其确切机理国内外尚未见报道。体内研究初步显示,HBsAg阳性孕妇胎盘滋养层细胞上存在HBsAg-抗HBs复合物,同时存在IgG FcR。综合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拟进行体外HBV模拟感染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的实验研究。 方法 取妊娠6~10wk、发育正常、HBV感染指标全阴性的新鲜流产胎盘组织,挑取绒毛,用胰蛋白酶(0.25%)-DNaseⅠ(0.15U/ml)联合消化,经多种方法反复纯化,获取纯度较高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培养的滋养层细胞表面IgG FcR的表达情况。将状态良好的对数生长期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分为6组,分别加入HBsAg-anti-HBs复合物,热灭活的HBsAg、HBeAg、anti-HBc均阳性血清和高滴度anti-HBs阳性血清共同孵育物,热灭活的HBsAg、HBeAg、anti-HBc均阳性血清,HBsAg,热灭活的正常 胃曰旱巨大学项士学位任工 人血清,及正常细胞培养液(空白对照组)继续培养。分别在12h,24h,36h,48h, 60h,72h时收集各细胞铺片,免疫组化检测细胞的感染状况。 结呆 经胰蛋白酶(0.25o)-DNase(0.15U/IIl)联合消化法获得的人 绒毛膜滋养层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率超过95%,台盼蓝排斥实验检测细胞 存活率超过90%,符合后续实验要求。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培养的人绒 毛膜滋养层细胞表面存在 F。Y Rill的高表达。给培养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 加人不同的因子,正常人血清组细胞和空白对照组细胞除了随着孵育时间延 长,密度不断增加外,细胞状态不受所加因子的影响。其它各组细胞在12h、 24h时,各细胞铺片生长良好,密度适中。36h时,细胞过于致密,细胞间界 限不清,趋向死亡。48h后,细胞出现脱落现象,并卷曲死亡。用ani-ns 免疫组化检测12h、24h、36h时收集的细胞铺片,发现HBSAg-an-HBS复 合物组细胞和热灭活的HBsAg、HBeAg、antiHBc均阳性血清和 高滴度ni-HBs阳性血清共同孵育物组细胞出现较多HBsAg阳性信号,热 灭活的HBsAg、HBe^g、am·HBc均阳性血清组细胞亦有HBsAan阳性信号出 现,其它各组细胞均未发现HBsAg阳性信号。 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胎盘滋养层细胞可将HBSAg-抗HBS复合物中的 HBs屿“摄人”胞内,而不能将单独的HBsAs“摄入”胞内。因此,我们推测, 感染HBV的母亲,其血液中的HBsAg与所产主的抗HBs形成HBsA旷抗HBs复 合物,复合物中抗 HBS的 FC段与滋养层细胞上的 FC Y Rill相结合,通过 F。 Y Rm介导的内化作用,将 HBSAg带入滋养层细胞内,从而引起胎盘的滋养层 细胞受到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