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教育采纳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wp_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4G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越发便捷和普及,移动设备越发智能和精巧,移动用户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到目前为止,手机、IPAD、便携式电脑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动动手指、足不出户,几乎所有的需求互联网都能满足,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3月中旬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互联网+”提高到战略位置,提出“制定相关行动计划”,与此同时,国家在教育行业投入占GDP比值逐年增长,教育行业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互联网+教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商业嗅觉敏锐的教育行业运营商纷纷转战移动教育市场,大力推广移动教育应用,并且提出一系列的措施改进服务功能,增加吸引力,提高转化率。然而,与这快速崛起的移动教育不同步的是使用人群的不确定性,为什么用户对移动教育的采纳没有与快速发展的移动教育应用达到同步增长?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那些用户采纳和接受移动教育?而这些因素又是如何不同程度地影响用户采纳和接受移动教育的?又是什么原因使得用户中途放弃对移动教育的继续使用?哪些因素对移动教育的影响是表层的,哪些是深层的,哪些是关键的?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移动教育运营商能够更好地推广移动教育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使用内容分析法对于互联网+时代下的移动教育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出移动教育影响因素,再通过对13名专家的访谈,经过他们的头脑风暴,经过修改和完善之后,得到移动教育影响因素6个,分别为授课教师、感知价值、认知负荷、教育资源、激励措施、同伴协作。其次,通过解释结构模型,借助MATLAB软件,得到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得到影响因素之间的层级逻辑关系模型。最后,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借助AMOS软件构建移动教育影响因素模型,其中,借助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本文的研究结论是:首先,通过移动教育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得到授课教师是移动教育影响因素的根本因素,对感知价值、认知负荷、教育资源均有直接显著正向影响,而激励措施和同伴协作能够直接影响用户采纳和接受移动教育。其次,授课教师对受教育者认知负荷的影响是最显著的,而这也是本文得到的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结论,在整个移动教育采纳和接受的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认知负荷是整个移动教育过程得以持续的关键因素和环节,因此,移动教育开发运营商应该更加注重对受教育者角度的理解,移动教育应用不仅仅只是一种传播或者盈利的方式,更加重要的是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切合他们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服务,这是移动教育未来发展的突破口。
其他文献
企业孵化器作为一种孵化和培育科技型初创企业的新型经济组织和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工具,自诞生之后的半个世纪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采纳和实际运
随着国内家电零售企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又受到行业内复杂的竞争环境的影响,使得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在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而在实际操作中,因该业态的经营模
县域经济是一个涵盖面广且基础性强的经济体,其一切活动均与国家各核心经济部门密切关联,它侧重于比较优势的突出,然而这一特点对部分县域的正常发展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这些重复建设,不仅让经济发展停滞不前,也让生态环境不堪重负。长期的产业重复建设将导致较高水平的产业重叠。现如今,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云南省的产业布局在地域上呈现不同水平的重叠,产业重叠可以理解为产能过剩的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