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研究

来源 :沈阳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s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民事公益诉讼的一种,自2013年《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仔细审视司法实践,可以发现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运行存在以下问题:起诉主体范围过窄,诉讼费用面临困难,预防性责任的司法适用存在困难。上述三个问题影响着制度的价值和功能的充分发挥。论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三种研究方法。第一种是文献研究法。为夯实理论基础,阅读了大量的著作,在知网上大量查阅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梳理研究动态,归纳研究结论。第二种是比较分析法,在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之后,针对论文研究的问题,对于两大法系主要国家的做法进行分析借鉴,寻找可以借鉴的成功做法。第三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域外国家的成功做法,联系我国的实际国情进行调整,提出符合我国的国情的完善建议。为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保障,论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进行理论分析,以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概念和特征为切入点,然后分析制度的发展历程、制度的价值和功能。其次运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最后运用比较研究法,对两大法系部分国家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进行分析借鉴,以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在诉讼主体范围过窄的问题上,建议放宽环保组织的资格条件、赋予公民诉讼资格,建立多元化的诉讼主体制度。在诉讼费用面临困难方面,建议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制度、构建环境资源诉讼保险制度、发行国家生态环保债券,利用金融市场解决诉讼费用面临的困难。在预防性责任的司法适用存在困难方面,建议明晰环境侵害标准、增加责任的变通替代承担方式、明确举证责任,以促进预防性责任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最终建立预防性环境民事公益诉讼。
其他文献
采刚“优先浮硫-白钨常温粗选-钨粗精矿加温精选”的工艺流程及“碳酸钠-水玻璃-F9”组合药剂制度,对含钨(WO3)0.39%、其中自钨矿占有率为85%左右的原矿,取得了钨精矿品位(WO3)67.35%、
采用活性炭吸附法研究了从APT氨溶所得钨酸铵溶液中除钼的工艺。探明了钨酸铵溶液钼浓度、pH值、吸附流速和柱高对活性炭吸附除钼的影响。考察了饱和活性炭的再生工艺和效果
利用荆州市6个国家气象站1981-2014年早稻生育期和日平均气温观测资料,统计传统露地育秧(TS)情况下早稻的生育期和积温,设定比传统方式提前10d播种于温室集中育秧(CS-10)和提前20
以天山西部山区喀什河流域为典型研究区,基于1990-2000年的水文气象站点实测资料、2005年喀什河流域遥测降水数据及各时间段对应的CFSR(Climate Forecast System Reanalysis)再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们国家的教育也随之迅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的教育领域先后出现了用于教学的电化教学、实物投影、多媒体辅助教学、校园局域网等等。自然,因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以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我们的课堂学习内容异常丰富,课堂学习的容量较之以往有了前所未有的增加。然而,我们也遗憾地看到,现代信息技术的泛用、滥用现象也比比皆是,
采用国际先进的MLA检测技术,结合传统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某夕卡岩型钨钼伴生矿虽品位低,但综合回收价值较高。矿石中钨主要以含钼白钨矿矿物形式存在,以类质同象进入白钨矿晶格
丝状微藻由于容易采收、耐轮虫污染,是目前微藻工程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本实验以一株高含糖的丝状微藻黄丝藻为出发藻种,优化了黄丝藻多糖的提取工艺,并初步探究了黄丝藻粗多糖的理化性质及抗氧化活性,进一步将此株高糖黄丝藻应用在食品化工园区废水资源化处理中,在实现废水净化的同时得到富糖黄丝藻生物质。研究发现,黄丝藻Tribonema sp.经过9 d培养,通2%CO_2条件的黄丝藻生物量可达到4.25 g
从创新教育的理念出发,结合大学数学教育的现状,探讨了大学数学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实现手段,分析了数学创新教育中的层次化、学生思想培养、习惯、文化等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