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对植物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

来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5384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辽西北风沙地苹果和红薯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苹果或红薯单作系统为对照,研究果农间作生态系统生长指标变化特征,揭示果农间作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效应,为该区域农林复合系统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与苹果单作相比,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中苹果树体的株高、茎粗、新枝生长量和产量均降低,其影响程度依次为株高>茎粗>新枝生长量>产量;与红薯单作相比,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中红薯的株高、茎粗和产量均降低,其影响程度依次为产量>株高>茎粗;距离苹果越远,间作系统对红薯的影响越小;间作系统中苹果对红薯的影响主要分布在2.0m范围内;间作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随着种植时间的延长,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减小,土壤养分指标的空间变异性表现为中等变异性或强变异性;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土壤养分指标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各土壤养分指标的水平分布特征有所不同,但总体上表现为0~100 cm水平距离内偏低,部分指标在0~25 cm水平距离内竞争激烈;各个月份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相同土层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碱解氮含量存在差异(P<0.05);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表现为负效应,全氮和速效钾表现为正效应。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钾含量对苹果与红薯间作系统产量影响显著;土壤养分按照土层深度和水平距离均可以划分为3类;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养分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时段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钾均有显著差异;时段和土层深度交互作用对土壤养分指标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该文论有图17幅,表19个,参考文献138篇。
其他文献
小麦突变体近年来逐渐成为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花发育相关的小麦突变体的挖掘、创制以及特异性突变体的筛选是研究花器官形成和花发育基因功能最高效和便捷的
水稻作为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南方各大水稻种植区得到大面积种植。水稻主要种植方式是移栽,育秧是移栽的最关键环节,南方地区潮湿、多雨的气候和泥土较湿粘的土壤条件,
目的: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上皮细胞源性颅内肿瘤,占所有原发性颅内肿瘤的10-20%,在颅内肿瘤中发病率为第三位,仅次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此外,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垂体腺瘤
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人类对于安全、高效电能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用电环节作为电力系统的最终环节,也是确保用户安全可靠用电、供电企业稳定盈利的关键环节,而用电检查
高强螺栓连接作为钢结构的主要连接方式之一,因其具有安装方便、连接紧密、可拆卸替换、承载力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桥梁、高层建筑等工程领域。然而,高强螺栓在长期
钯和铑是重要的贵金属元素,它们理化性质独特,被应用于诸多领域,因此研究其分离富集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查阅了大量文献基础上,结合了表面离子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好、制
抗日战争爆发后,许多学校选择内迁以继续进行教育事业。在抗战初期的所有高校中,国立中央大学是内迁得最为彻底和成功的。1937年12月1日,中央大学正式在重庆沙坪坝开学。内迁
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及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拥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始终未能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的飞跃和提升。高校中的相关科技成果
在实际生活或工作场景中,房间内部的环境需求(温度、CO2浓度等)往往会表现出空间局部性、个性化差异性以及区域可变性。主要表现为:1)建筑空间内部的人员活动区域往往集中在某
为解决灵新煤矿因煤炭开采产生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减少矿井水资源的流失,实现保水采煤,利用煤矿地下水库技术,在矿井采空区进行储水,使用人工挡水坝体与保护煤柱连接,形成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