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对城市滨水区进行了再开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也开展了城市滨水区开发与设计工作,但是大部分案例仅从视觉、美学和功能角度来塑造终极形态,对城市滨水区开发与设计的长期性、综合性和多维度的整体过程等仍认识不足。
论文对国外城市滨水区再开发实践与研究进行分析,总结当代城市滨水区开发的动因、特性及目标,同时深入检讨了我国城市滨水区开发所存在的误区,并且较深刻地揭示出现象产生的原因(作用力机制的缺陷)及后果(问题、潜在危机)。
针对上述问题,论文思考了滨水区城市设计的多维度意义,由此出发展开了本文的理论探索。分析了既有的城市设计维度理论、适应性城市设计理论、城市设计触媒理论,并对其引入城市滨水区开发中的理由和细微之处体现出的共性作了尝试性的探讨,目的是要在城市滨水区开发过程中引入“多维联系与连锁”的设计思路。针对城市滨水区建构了“多维联系与连锁”设计的价值观、基本内涵和基本思路。并指出了“多维联系与连锁”是现代滨水区城市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性过程的意义所在,是真正成为控制与引导城市滨水区有序开发的手段。
最后基于对漯河市沙澧河沿岸地区多维联系与连锁设计的实证研究,把城市滨水区开发和设计的“长期性、综合性和多维度的整体过程”等特性加以强化,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提出对下一步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