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生态分布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耸立在中国西南部,总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m以上,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本论文对该地区主要不同生态环境下丛枝菌根(AM)真菌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在本研究中,本文作者在青海和西藏东南地区分别采集常见植物根围土壤样品93份和148份。根据形态特征对AM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在青海地区分离并鉴定出5属28个分类单元,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5种,多样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球囊霉属Glomus18种,和平囊霉属Pacispora2种,盾巨孢囊属Scutellospora2种。在西藏地区分离并鉴定出7属44个分类单元,其中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15种,原囊霉属Archaeospora1种,多样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巨孢囊霉属Gigaspora1种,球囊霉属Glomus23种,和平囊霉属Pacispora2种,盾巨孢囊属Scutellospora1种。在以上两个地区,共发现5个中国新记录种:格但无梗囊霉Acaulospora gedanensis,黄孢球囊霉Glomus flavisporum,英弗梅球囊霉Glomusinvermaium,玻利维亚和平囊霉Pacispora boliviana和圣方济各和平囊霉Pacisporafranciscana。   通过对不同采样地点AM真菌在种和属的水平上孢子密度、分离频率、相对多度等指数的比较,发现青海地区的优势属是Glomus,优势种是G.etunicatum和G.mosseae,西藏东南地区的优势属是Acaulospora和Glomus,优势种是A.laevis和G.mosseae。青海地区AM真菌多样性指数(Sharmon-Weiner指数)是2.59,平均种的丰度是2.1种/100g风干土壤,平均孢子密度是139.9个/100g风干土壤,西藏东南地区AM真菌多样性指数是3.18,平均种的丰度是2.4种/100g风干土壤,平均孢子密度是73.9个/100g风干土壤。不同采样地点AM真菌种类分布与组成差异较大。   对来自西藏东南地区三种生境的土壤样品比较发现,在属的水平上,森林和草原生态系统中AM真菌组成与分布相似,与农田生态系统中的AM真菌分布差异明显;在种的水平上,不同生境中都具有一些特定分布的AM真菌种类,比如,G.sinuosum和Scutellospora calospora只出现在农田生态系统中,G.fasciculatum和G.macrocarpum只出现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另外,本文作者对西藏东南地区18种常见植物的AM真菌侵染状况进行了调查,平均侵染率为49.6%。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兴安落叶松为对象,将自然分布区内松岭、黑河和带岭3个纬度9年生兴安落叶松移植到其分布区南缘——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分析移植和原地兴安落叶松主要水分参
本文主要内容是为了满足陕西省府谷县新区的用电需求,根据实际情况结合目前最新的设备水平设计一座110kV智能变电站。  随着府谷新区的快速建设发展,用电负荷不断增加,电能质
妊娠早期滋养层细胞对母体子宫有节制的侵润是胚胎植入成功的关键环节,这一过程有多种细胞外基质、蛋白酶等参与,并且受到来自母体子宫和滋养层细胞的多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电网容量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的短路容量日益增加,给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埋下了严重隐患。传统的限流技术已逐渐显现出局限性,因此,新的限流方案或限流技术的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在对几种典型的故障限流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着重对电力电子型桥式短路限流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基于半控开关和自关断器件的故障限流器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一种基于单个可控开关的具有可调电阻的新型桥式短路故障限流器。设计了
大功率IGBT模块被广泛的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高速机车牵引等方面,其可靠性对于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况复现测试平台旨在模拟风电并网等工况下,研究大功率IG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浪潮下,电力工业也在蓬勃的发展,各国电力工业都在往电力市场化方向发展。我国的电力市场发展起步较晚,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的电力
在互联网时代,稍不留神就会落伍;在互联网时代,总感到自己孤陋寡闻;在互联网时代,用得最多的词就是改变!刚刚过去的双11,成为中国第7个购物狂欢节。自行车行业的品牌纷纷加入
We show that two irreducible operators on H are unitarily equivalent if and only if W*(A(Θ)B)′≌M2(C), and give an answer to the open question posed by J. B.
本文以微生物发酵学,植物化学和现代化学分离理论为基础,在白绒红蛋鸟巢菌发酵液及菌丝体提取物抑菌活性跟踪检测的前提下,对其菌丝体乙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对纯化合物进行了活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浓度为12.5mg/mL时,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和菌丝体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相同。而浓度为6.25mg/mL时,发酵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