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曾多次指出: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200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又专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说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近期全国教育系统又发生了几起令人触目惊心的典型案例,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青少年道德水平?目前我国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有四亿多,其中中学生4500多万,小学生13500多万,是构成社会和民族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我国大中城市建设进程的推进,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多,原来沉静的社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社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对城市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如今,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社区青少年德育工作正走向复杂化、多元化及互动化。 本人多年来从事青少年工作,其中对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特别是社区青少年的道德素质一直有所关注。前不久,参加了全市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的摸查,从而与其他社区青少年工作者有了交谈的机会,大家一致认为现在要做好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工作是难上加难。为了彻底了解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然后“对症下药”,我采取了个别访谈及座谈的方式。个别访谈就是与社区几个在学习或道德素质方面表现突出的未成年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和成长经历,浓缩或提炼出有关可行的方法和意见;而座谈方式则是邀请社区的老大爷、老大娘和有关社区德育工作者坐在一起,畅所欲言,通过举例子,找差距,作对比,从而了解掌握现在街道社区德育工作状况以及工作对策。 通过与青少年交朋友谈心以及与热心老大爷、老大娘交谈,并在参考他人文献的基础上,本人得出了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现状主要存在着客观和主观两大不良现状和引起该不良现状的五个因素。客观方面的不良现状是:一是责任单位对上级精神理解不透,对青少年现状了解不足,不作详细调查研究,缺乏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案,导致德育工作指导性错误;二是社会、学校、家庭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力度不够,致使青少年德育素质不高。主观方面的不良现状是:青少年身心特点和生活阅历简单,制约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这个不良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于国情认识不足,未能把握历史发展趋势,缺乏强烈的现代忧患意识;二是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纯,无远大理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