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 68次 | 上传用户:linco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作为一项涉及资源环境、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土地利用问题的必然选择。它有助于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土地整理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不仅丰富了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和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为指导,采用历史演进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比较研究的方法,在深入分析和调查古今中外土地整理实践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土地整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与国外比较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一是从目前开展的土地整理实践来看,理论的研究已经远远落后。作为一门学科,土地整理目前尚不存在系统完整的科学体系,相关理论与方法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二是虽对土地整理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研究,但研究还不深入、不全面;三是对土地整理的评价仍然以定性评价为主,还没有一套科学的定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此,本文提出土地整理的支撑理论和技术体系,并将其运用于土地整理实践,搭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以指导我国土地整理实践。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土地整理支撑理论与技术研究:建立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以生态和经济理论为支撑,以技术手段为保障的土地整理的支撑理论与技术体系,包括地学理论、生态学理论、土壤学理论、经济学理论、景观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法学理论、土地利用规划学理论、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农业技术以及其他技术等,并深入的探讨了理论与技术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2)土地整理实践研究:运用建立的土地整理理论与技术体系,指导土地整理实践,如对土地整理中的土地利用程度提高问题、土地模式创建问题、整理后的土地重新配置问题、土地整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土地整理与城镇化进程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搭建理论与实践的桥梁;(3)构建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土地整理进行了评价,肯定了我国土地整理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指出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结合安徽省土地整理实例,构建了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土地整理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土地整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9月2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长影24小时'系列活动之'长影出品'——2018新片推介会在长影电影院举行,活动现场重点推介了《黄大年》《杨靖宇》《虎年
本文论述了口供的概念,口供的特征。由于口供独特的证据作用,一度被誉为“证据之王”、“证据之源”。随着近代民主、人权理念的兴起,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同样应受到尊重已
2006年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金融证券服务市场,届时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将面临国外投资银行的巨大的压力,如何利用缓冲期来发展壮大我国的投资银行业,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大的现实问
国内外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很深入,专著很多。而邓小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仍然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代表,是我
黑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区,黑河中游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农业区之一,在2000多年以前就开始屯田垦殖,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在已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研究
数学应用问题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常常被看作衡量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数学素养的一个主要尺度。在问题解决的范畴下,数
我国物权立法如何设计物权变动模式,怎样构建,这些问题不仅涉及相应物权制度的设计,也涉及民法总则和合同法的相关问题。因此,物权变动模式是我国物权立法乃至民法典立法中需要解
选择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责任问题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的方向,主要是看到目前国内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处于一种不系统、不细致的状况,尤其是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
当代民航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是职业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工匠精神的生动彰显,是实现民航强国梦的动力支撑,是培养民航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指针。基于对民航精神的理论诠释,探析
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宠儿,同市场经济一样,其发展离不开法治的保障。保护投资者合法利益是证券法的根本目的也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虚假陈述是证券市场上多发的侵权行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