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有照护职责人员的认定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i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首次出现在我国的刑法规定之中,无疑是我国性犯罪法网的一次精细化升级。此种行为为刑法所规制,不仅具有避免已满十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女性遭受来自身边熟人性侵害的社会支撑,同时拥有着保护未成年人全面发展的宪法支撑。由此,我国刑法中规定的性犯罪法条所保护的对象年龄也出现科学的分层,相应的刑事责任规定更加全面,更有利于维护该年龄段女性的性自主权与身心健康权。就本罪的犯罪主体来说,通过对“照护职责人员”的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发现本罪的犯罪主体并不明确。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二,其一法定种类具体含义指向的模糊与不确定,如事实收养关系中的收养人是否属于本罪的主体;其二主体身份的存续时间、身份与职责的侧重、同类职责的处理等方面无规定。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是法律用语本身所无法避免的概括性、法律同现实在矛盾中发展的局限性;二是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对身份的要求中,未考虑到信赖关系的产生及利用与照护职责的时间、接触、种类的变动关系。针对上述问题,应当一不局限于形式上的五类主体,敢于确认照护职责身份;二考察信赖关系对行为对象的影响力乃至支配力的存在。总之,在对“照护职责”进行外延性解释的同时也要注意其实质内涵,以立法意图和目的为出发点,更好的实现刑法第236条之一在法律条文文字上未能传达出来的内在意图。
其他文献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未来,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亦是国家重点关注层面。在刑事案件上,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则主要表现为对涉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对未成年被害人的保护两方面。我国语境下的未成年人双向保护原则的内涵即在于此。在立法层面,对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在诸多法律条文、规范性文件中均有所体现。然对涉罪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日益增强的态势下,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未成年被害人
学位
隐名出资在现代商事领域屡见不鲜,与此对应,名义股东之一般债权人申请强制执行隐名股权的情形也愈发多见。但由于当前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以及与执行相关的程序法中对隐名股权强制执行的规定不够完备,存在些许空白,这就导致强制执行中实际出资人的权利保护面临着程序与实体两方面的困境:一是实际出资人应选择何种权利救济机制来救济自己的权利;二是实际出资人就隐名股权所享有的权利能否排除强制执行。在程序方面,鉴
学位
劳动争议中法官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进行事实认定和作为裁判依据成蔚然之风,但也由此引发不少争议。通过搜索劳动法案例,归纳适用诚实信用原则解决劳动争议存在四项不当情形:其一,诚实信用原则被法官不当地作为“道德裁判”的工具,以原则对劳动者的具体行为进行主观判断;其二,裁判文书错用或未论证而适用原则,常见于引而不论的宣示性适用,缺乏论证过程;其三,诚实信用作为法律原则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诚信观”的内容
学位
在现代商业社会中,共同担保作为债权风控的重要方式,凭借其对于债权的多重保险功能以及多样化的实现选择在金融借贷、融资交易等商业往来中深受债权人的青睐。《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出台前,对于共同担保尤其是混合共同担保的内部追偿权问题,在理论上存在诸多争议,在司法实践中也存在不同理解与操作。而《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首次对共同担保人内部追偿权的适用作出系统的规定,有利于统一司法机关对于共同担保人内部追偿权纠纷
学位
随着5G时代互联网移动终端的蓬勃发展,一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网络版权产业深度融合,另一方面以“洗稿”行为为代表的网络盗版侵权泛滥更是成为全媒体版权保护的痛点,互联网版权治理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基于此,本文试图就“洗稿”行为的著作权法规制问题展开一些分析。“洗稿”一词最早是新闻界的用词,现在也更多偏流行意味,其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概念。基于“洗稿”行为的表现方式可以将其
学位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高空抛物独立成罪是积极应对风险社会、保障公众安全、维持公共秩序的必要之举,应当予以肯定。从《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一审稿到二审稿,再到修正案最终颁布施行,高空抛物罪的属性发生了质的改变,即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变为扰乱公共秩序犯罪。针对这一转变,虽然在立法论层面上的讨论已经结束,但在解释论上还存在许多研究空间。由于立法对本罪罪状描述较为模糊,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本罪在司法适用中出
学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受重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就有了生态环境修复的实践,可那时不注重环境要素的综合性修复。当今社会正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旋律向前推进,面对生态环境损害民事救济的不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第七章侵权责任编针对我国迫在眉睫的生态修复工作,给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即通过第1234条关于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设计,实现我国生态环境修复的生态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统一。《民法典
学位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运行十年以来一直未能充分适用,尽管案件数量客观上有限实为正常现象,但程序立法与司法在规范诉讼证明问题上的诸多不足,尤其是证明标准的不明确却亟须得到高度重视。正是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在证明标准问题上的模糊不清,引发了学界激烈讨论,也给司法实务带来了法律障碍,造成实践困境和各地法院操作上的不统一,进而影响没收程序效应的有效发挥。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虽然在根本上属于刑事诉讼特别程序,但又具有鲜明
学位
我国《民法典》以第543条与第544条规定了合同变更规则,并未规定合同更改的相关内容。然而在当事人合意变更合同内容时,该修改的性质究竟是合同变更抑或是合同更改存在疑问。合同变更与合同更改的法律效果因合同同一性存续与否而截然不同,因此在理论上区分两者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结合各国实践趋势以及我国的学理现状,本文拟以当事人意思立论,明确合同同一性识别问题实质上为当事人意思解释问题。在当事人意思对合同同一
学位
个人破产失权与复权属于现代破产法上的概念,是随着破产无罪主义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个人破产失复权制度,与自由财产制度、破产免责等制度共同构成完整的自然人破产法律制度体系。个人破产上的复权是指解除破产人因受破产宣告而在公私权利上受到的法律限制,恢复其正常权利的法律制度。个人破产上的失权指破产人因受破产宣告而在公私权利上受到的法律限制,但是这种法律限制却不随着破产程序的终结而解除,某种意义上是对人权的侵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