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长性能对肉鸡生产极为重要,在肉鸡的生长过程中,不同生长阶段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肌肉生长发育的调控机制较为复杂,关于肉鸡生长分子机制的研究依然较少。本试验采集4、8和12周龄京海黄鸡公鸡胸肌进行转录组测序研究,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测序结果进行验证;本试验进一步选取关键差异基因RAC2,采用慢病毒干扰的方法检测其对下游基因的调控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Fold Change≥2且FDR≤0.05作为筛选标准,4、8和12周龄三个组两两比较后共获得460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周龄与8周龄相比(M4FvsM8F)获得83个差异表达基因,4周龄与12周龄相比(M4FvsM12F)获得3445个差异表达基因,8周龄与12周龄相比(M8FvsM12F)获得3903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三个组比较中得到6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三个得到了注释,分别为SNCG、MYH1A和ARHGDIB,说明这些基因在京海黄鸡生长前期各个阶段都与生长发育关系密切。2.分别对M4FvsM8F、M4FvsM12F和M8FvsM12F三个组比较得到的83、3445和3903个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Correctedp-value≤0.05),结果得到0、304和408条显著富集的BP条目。M4FvsM8F和M8FvsM12F两个比较组同时显著富集到多条与生长发育相关的条目,包括肌肉组织发育(muscle structure development)、激动蛋白细胞骨架组织(actincytoskeletonorganization)、细胞增殖(cellproliferation)、细胞发育过程(cellular developmental process)和细胞因子产生(cytokineproduction)等;对 M4FvsM8F、M4FvsM12F和M8FvsM12F三个比较组得到的83、3445和3903个差异表达基因以及三个组测序获得的所有差异表达基因(4608个)分别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Correctedp-value≤0.05为筛选条件,分别得到1、2、4和4条显著富集的通路,它们分别为类固醇生物合成(Steroid biosynthesis)、碳代谢(Carbonmetabolism)、黏着斑(Focaladhesion)、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Cytokine-cytokinereceptorinteraction)、氨基酸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s)和沙门氏菌感染(Salmonella infection)通路,其中前五条通路与鸡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在科研以及生产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意义。3.采用实时荧光定量技术(qPCR)对测序结果准确性进行检验,以皮尔森相关系数为衡量标准(|r|≥0.95),同时对其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发现验证的9个基因在三个周龄的RNA-seq和qPCR中表达量相关性均达到了 0.95以上,且这种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进一步证明了测序结果的可靠性。4.根据蛋白互作和显著富集的与生长相关的黏着斑信号通路并结合有关文献,选取差异表达基因RAC2作为关键基因,构建了 4条慢病毒干扰载体进行mRNA水平的验证,结果发现设计的第二条干扰载体为有效干扰载体,干扰效率达到了 60%,同时对其下游基因PAK1,PAK3以及MAPK8进行mRNA水平检测,发现这些基因均有显著下调或上调的趋势,提示RAC2可通过调节PAKs/MAPKs通路调控细胞的各种行为,进而影响鸡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