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垃圾焚烧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垃圾衍生燃料(Refuse Derived Fuel,RDF)凭借燃烧充分、热值高、燃烧产物污染程度低等优势,在国内开始被广泛关注。RDF燃烧后产生的飞灰具有潜在的资源化利用前景,但是处置不当仍对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目前,国内外对RDF飞灰的理化特性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对RDF燃烧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机制研究甚少。本论文旨在研究填埋场堆积的RDF飞灰中重金属的浸出机制,为RDF飞灰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重点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本论文以不同地区填埋场堆积的2种陈化飞灰(堆积时间半年)及2种新鲜飞灰(堆积时间一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pH值下的浸出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两种RDF飞灰中,Cu、Zn、Cd、Cr及Pb的浸出行为均为阳离子浸出模式,随着pH值的增加浸出液中元素浸出浓度会降低;Cr的浸出行为也类似于两性浸出模式,浸出液中的元素浸出浓度在中性pH条件(pH约为7)时最低,而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下增大。(2)采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Visual MINTEQ模拟室温下不同pH值下重金属浸出过程,从而通过模拟结果分析比较重金属的浸出机制。结果表明:Cr及Cu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敏感型元素,Cd、Pb及Zn则属于敏感性较低或无氧化还原敏感型元素;重金属元素中 Cr、Cu、Cd、Pb 及 Zn 分别以 Cr(Ⅲ)、Cu(Ⅱ)、Cd(Ⅱ)、Pb(Ⅱ)及 Zn(Ⅱ)形态存在。(3)采用地球化学模拟软件Visual MINTEQ模拟不同温度下重金属浸出过程,从而研究温度是否对重金属的浸出行为存在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同种重金属在陈化飞灰与新鲜飞灰中的浸出行为表现一致;温度对重金属元素Cd、Pb和Zn的浸出影响很小,而对Cr及Cu的浸出有一定的影响,在一定pH范围内,温度越高Cr及Cu重金属元素越易浸出,温度越低越不利于Cr及Cu重金属元素的浸出。本论文完成了对RDF燃烧飞灰中重金属浸出机制的研究,模拟分析了不同温度对重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对RDF燃烧飞灰的资源化利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