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DA是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PDA无线接入系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对于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机制研究也是这一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研究课题。尤其是对于一些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1993年至今,国内外研究学者不仅提出了一系列PDA无线接入技术,同时也对其安全机制做了大量研究,从国外看PDA无线接入技术的安全性研究较早且在大量安全等级较高的行业内得到了应用,而国内则相对比较落后,基本属于跟踪研究。同时,介绍了PDA无线接入的原理,从整个PDA无线接入系统的架构分析可知该系统的核心在于无线接入技术的选择。而适应的无线接入技术,如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局域网、蜂窝移动通信等,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缺点,有的技术相对超前,有的技术已经落后,本文依次点评了各种常见无线接入技术的安全性和普适性。本文分别详细介绍了国内两种安全标准(CC和GB17859)后,针对这两种安全标准之间的关系做了讨论,提出了适用于PDA无线接入的安全框架。然后给出了具体的应用场景描述和分析,从安全、技术、业务、投资等多个角度说明了具体的应用情况。并推导出了符合安全框架和特定场景的PDA无线接入系统的安全需求定义,分别定义了具体的安全功能要求组件和安全保证要求组件。另外,从商业、技术和安全三个角度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终认为WIFI技术较其他技术更为合适。最后根据实际业务需求,分析了各个使用者角色的要求和操作流程,整理出了具体的15个业务需求。本文对PDA无线接入的研究是源于张家界智能车站项目,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规划和设计了PDA无线接入系统的系统总体框架,并完成了PDA应用软件的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文档软件结构设计和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然后遵照安全框架,将需要实现的系统定级为第三级:安全标记保护级,并完成了整体安全体系、安全机制和安全网络的设计。随后,本文说明了具体的实现工作,包括PDA应用软件和安全机制的实现。以移动广播模块入手,描述了界面、业务的模块/类/组件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相应的代码。同时,在安全机制的实现中,主要描述了基于WIFI网络的PDA无线接入系统的安全机制、安全架构和安全设备选型,并阐述了具体实现的业务安全功能和系统安全功能,罗列了为满足EAL4安全保证等级所采取的各种保证工作。最后,通过对PDA无线接入实现结果进行基于黑盒测试的功能测试,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满足了业务需求,然后从业务和安全两个角度给出了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