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金融的发展是国际国内金融业发展的最大变革与发展趋势,为了对今后的金融业的走向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为了保障网络金融发展的稳定性与咳持续性,我很有必要对网络金融的发展变化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时刻把握其变化的趋向尤其是对其风险种类、特点、危害等应相当清楚,并采取有效可行的监督管理措施,这也正是我选择次课题做为论文来研究与探索的主要背景与原因。 全文共分为三章,约三万多字。第一章 网络金融风险的种类及成因:与传统的金融分类相对应,网络金融一般被人们分成三类:网上银行(网络银行)、网上证券、网上保险。不可否认,网上银行在网络金融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网上银行与网上证券及网上保险的风险具有很大程度的类似性。基于上述两点,我们将从网上银行出发来讨论网络金融的风险。本章在分析论述了网络金融风险种类的基础上,重点探索了其成因,为监督管理当局监督管理网络金融风险奠定基础。第二章 网络金融监管的一般论述:由于运行机制和环境的不同,网络金融活动与传统金融活动的监管依据和模式也有较大差异。对于网络金融而言,外部性问题的重要性已经超过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失灵”,这是对网络金融活动实施管制的首要原因。在监管实施方面也还存在一些尚未彻底解决的问题。同时,网络金融活动蕴含的风险也与传统金融活动有较大的不同。这些因素使网络金融监管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第三章 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当局对网络金融的监督 1996年6月中国银行在国内(不包括香港地区)率先设立网站,拉开了我国银行业提供网上银行服务的帷幕。与美国银行业1995年10月开始推出网上银行相比,我国似乎不晚,但由于我国基础薄弱,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速度仍然非常迟缓。与网上银行的发展相似,对网上银行的监管也一直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体系和框架。客观上说,发展网上银行,是我国银行业实现“跳跃式”发展,赶上发达国家银行发展水平的良机。但我国银行是否能跨越这一“数字鸿沟”,实现银行再造,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也是对中国人民银行监管能力的巨大挑战。中国人民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监管当局,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战略,采取措施,设计框架,对网上银行实施适度监管。 总之,本人结合长期从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实际感悟,运用研究生阶段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对网络金融的风险及其监管问题进行了尝识性地探索,目的是确保我国网络金融稳定健康的发展。但是鉴于本人理论水平与实践经念的缺乏,文中一定有不少的不足甚至问题,敬请评审专家及答辩专家批评指正,本人将继续学习,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