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对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干预作用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c_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增大,流动儿童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城乡之间文化差异悬殊、流动儿童父母的频繁迁移以及教养方式的不同,导致流动儿童在进入陌生的城市时生、心理都处于弱势,在适应方面面临着种种压力和困难,其中孤独感是流动儿章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孤独是一种消极的、弥漫性的心理状态,是个体对期望中的社交水平与现实中的社交水平存在差距时产生的负面的情绪体验。孤独感对儿童的成长影响巨大,长期存在孤独感,不仅不利于儿童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阻碍他们的学习、生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本研究以永嘉县XX希望小学的流动儿童为对象,采取分层抽样方法抽取该校214人开展调查,年龄范围为9-12岁,其中三年级49人(22.9%),四年级42人(19.6%),五年级83人(38.8%),六年级40人(18.7%),使用内部 一致性系数为0.82的儿童孤独量表(CLS)、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的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以及流动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掌握该校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及社会支持现状,分析造成流动儿童孤独感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测试筛选出的具有高孤独感的流动儿童开展非结构化个案访谈,对他们的需求进行评估,了解到其有建立正确认知、增加社会支持、提升社交技巧和控制自身情绪的需求。结合需求评估结果,作者从48名高孤独感的流动儿童中筛选出12名作为实验组,从社会工作视角出发开展为期近2个月的小组工作,探索改善流动儿童孤独感的有效途径。最后通过开展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的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数据进行对比,检验此次小组工作开展的成效。研究结果表明:XX希望小学的流动儿童孤独感均值为31.59±8.285,其中有6(0.3%存在孤独感,具有高孤独感的儿童占总数的22.4%,流动儿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基本呈现负相关,社会支持越低,孤独感越高。该校流动儿童孤独感在年龄、性别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经过小组工作的介入,流动儿童改善了自我认知水平、增加社会支持、提高社交技巧、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有效地降低了孤独感。因此小组工作方法有利于改善流动儿童的孤独感现状,有利于提高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水平,值得进一步推广。
其他文献
留守的少年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因
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从未间断 ,既取得过喜人的预报效果 ,也出现过失望的情景 ,还发生了忧喜参半的尴尬局面。总结以往的预报经验 ,检讨预报战略和策略 ,大有裨益。文章对 2 1世纪地震预报战略的思考归纳为 :确定 1个目标 ,实现 2个突破 ,完成 3项变革 ,走出 4个误区。 1个目标为 :预报地震震级下限不应小于 5.5级。小于下限的地震预报属于科学研究内容。实现 2个突破 ,即观念突破和理论突
今年以来,国家局提出了紧紧围绕"谋划三大课题,提升五个形象",进一步认清专卖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要求,明确真烟非法流通是当前行业的一个极大隐患。国家局凌
本文考察高校教师与企业部门、政府事业部门的工资差异。从结果看,高校教师与企业部门、政府事业部门的工资差异中,人力资本的禀赋差异为正值,系数差异为负数,人力资本的价值没有
民俗旅游正逐渐成为日照市的核心旅游产品,并且在其旅游转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当前日照市民俗旅游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制约和影响其发展的因素,从基础设施建设
传统WiFi网络场景下,不同的使用人群对网络的QoS有着不同的需求。特别在大量,多种类的用户群同时接入的情况下,由于不同的业务流量对QoS有着不同的需求,往往存在带宽分配不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小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变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对陇南市武都区三仓九年制学校区域内中小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