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类文本The Anxiety Encyclopedia:Your Path to Recovery汉译实践报告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也逐渐加大,引发了各种心理疾病,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因此大众急需心理健康以及相关病症原理和康复等方面的科学知识。一批批为满足社会需求的相关书籍翻译开始大量涌现,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焦虑百科全书:通往康复的秘籍》是一部讨论担忧与焦虑的心理学科普作品,目的是向非心理专业人士传达科学文化知识,提升社会整体科学文化素养。译者翻译该作品,希望能为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病患者提供科学的指南,同时也希望译本能使大众对于心理疾病有一个更加清晰和科学的认知。纽马克文本类型翻译理论,对各种文本进行了类型划分及功能划分。根据纽马克文本功能理论,《焦虑百科全书:通往康复的秘籍》属于信息型文本,兼具呼唤功能。为了确保这部科普性作品的译文逻辑严密,准确客观,同时还满足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要求,译者展开了本文的研究,借助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具体探讨了科普文本翻译如何在综合考虑翻译目的和读者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准确传递信息,实现有效沟通,再现原文本的功能。本报告总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任务介绍,包括此次任务的背景、意义以及报告的结构。第二章概括了翻译的过程,包括译前译中译后的准备工作及内容。第三章介绍了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六种文本类型知识以及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并结合纽马克文本类型理论研究和运用现状进一步具体探究了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前景。第四章从词、句、篇章的角度以及风格特征的角度如修辞的运用,分析了文本的特点和翻译的难点。在采用纽马克语义翻译法和交际翻译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汉英语言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在译文中重现科普文本科学性和通俗性的特点,实现源文本的信息功能以及呼唤功能。第五章是本文的结论部分,总结了翻译实践中综合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经验。研究发现,为了实现科普文本的信息功能,在词汇层面,翻译时可采用语义翻译法,包括直译,直译加注,音译加注等翻译技巧准确翻译术语含义;在语义翻译传达不了准确信息时,译文可以采取交际翻译,转换词语形式,以此传达科学信息,同时提升文本通俗性,便于读者的理解。在句法层面,译文采用语义翻译,保留句式结构,还原原文的内容,保证内容客观易懂;当语义翻译会造成句子歧义、译文不顺时,可以采用交际翻译,打破句子结构,重新排列句子顺序,使之在正确传达科学知识的时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在篇章层面,采用语义翻译,沿用原文的衔接手段,使篇章连贯,以此保证信息准确通俗传达出来;而当源语言和目的语衔接手段使用区别较大时,译文使用交际翻译法,改变和调整原文的衔接手段,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文的科学性和通俗性,在译文中实现相关文本功能。在修辞层面,采用语义翻译,保留修辞结构,保证科学信息通俗有效传递出来;而当修辞出现文化因素,可以综合使用交际翻译法,转换相关文化意象,增强信息的科学性以及有效传递。而为了实现科普文本的呼吁功能,在词汇层面,翻译时可以采取语义翻译,直译出词汇含义,重现词汇效果,有效传递原文科学客观信息;在句法层面,采用语义翻译,保留句式结构,尊重原文风格与效果,保留原文科学性与通俗性的特征;在篇章层面,采用语义翻译,保留原有的衔接手段,维持篇章连贯,既能保持信息的科学性,又能维持语言的通俗性;在修辞层面,采用语义翻译,维持原有修辞用法,保留源文本科普特征;但当原有修辞与目的语修辞用法存在较大差异时,需要结合交际翻译法灵活处理,如改变原来句式结构,以便在准确传达信息的基础上,加强表达的效果,增强通俗程度。
其他文献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文化移情于对外汉语教师而言是一项重要的能力。较高的文化移情能力将有效促使对外汉语教师以理性和感性,技巧和情感相结合的方式感交际对象所感,想交际对象所想。目前,在跨文化交际学领域内,国内对文化移情的探讨已较为成熟,大多涉及文化移情定义、原则、价值意义、培养方式等方面的论述,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但多年来已较为陈旧,且缺少一定的多学科统筹性、现状调查性。本文以对外汉语教师为研究对象
学位
口语课是一门培养学习者使用目的语进行交际的综合技能课,在教学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理论研究等多方面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和探讨。课堂互动是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参与语言交际的机会,为学生汉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体现了第二语言教学的本质特点。因此对汉语口语课堂的课堂互动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对于加深对课堂互动的认识、指导口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意
学位
在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驱动下,混合式教学产生的教育大数据能更好地满足学习者对个性化的需求。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如何发现学生学习危机并实现有效预警及干预服务,从而保证学生学习质量,成为未来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目前学习预警和干预帮扶研究涉及的数据规模普遍偏小,表现为重实证、轻理论,导致研究成果和解释偏少;此外预警粒度较粗导致学生无法通过预警获得足够的反馈信息从而改善自身学习过程。因此,为实现学生动态的学习预
学位
《去往森林》是一本面向青少年读者的回忆录,作者盖瑞·伯森用简洁、诗意的语言、第三人称视角、对细节的描写等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来带领读者了解作者经历和内心世界。回忆录属于自传体写作,是通过回忆来讲述主人公过去一段生活经历、折射当时社会背景以及凸显主人公性格特点的文学作品,兼具“真实性”和“文学性”。由于自传体文本风格对于读者理解原作主题、知悉人物过往经历与行为、感受人物思想等方面有重要作用,在翻译风格
学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节奏的加快,时间管理成为了一个热议的话题,人们渴望拥有更多时间,由此对时间管理产生了强烈的要求。与此同时,许多热门的时间管理书籍被译为中文,进入到大众的视野,让人们对时间管理这一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本次翻译实践的材料节选自Successful Time Management For Dummies,此书是由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德克·赛勒(Dirk Zeller)所著,此书出版后,
学位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与体外脂多糖(LPS)激活的BV-2小胶质细胞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NICD、RBP-JK、Hes-1)和沉默信息调节蛋白3(Sirt3)的影响,以及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与Sirt3之间可能的作用关系,从细胞、分子和蛋白层面探索天麻素对激活的小胶质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信号机制。[方法]将新生3d的SD大鼠随机分为Sha
学位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产物。人类在生存生活的认识过程中,把对事物理解的共同特点加以概括总结,形成概念。学生进入课堂学习之前,对事物的认知所形成的概念称为前概念。由于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偏差,所概括出的概念有正确概念,也有错误概念。而错误的前概念对科学概念的学习有很大的阻碍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前概念,转变学生的前概念。为了寻求更有效的转变前概念教学策略,特作此研究。本文围绕高一学生力学前概
学位
物理学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分别进入了蒸汽化时代、电气化时代以及信息化时代,但随着物理学发展带来的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现在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危机以及人口问题等等。为让学生准确认识科技与社会的关系,STSE教育由此应运而生。STSE 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社会(Society)、环境(Environment)。STSE教育即在课程中进行科学、技术、社会、环
学位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深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作品的英译越来越受到重视。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作品传播,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历史的译介,可以使外国读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然而,目前国内对民族文化作品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多集中于少数民族典籍和民族史诗的译介,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作品的关注较少。针对上述情况,笔者选取了《东乡族简史》一书中的第八章进行翻译实践与研究
学位
以深圳市海滨大道海滨路立交人行天桥工程为例,论文分析了其桩基施工中的难点,从起重吊装安全控制、临时用电设备安全控制、钢筋笼吊装定位入孔控制对大跨度钢箱梁桥钢筋笼吊装施工技术管理要点进行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