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沙尘气溶胶时空分布及传输特征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char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MERRA-2再分析资料和CALIPSO星载激光雷达产品,分析了1980-2017年青藏高原和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沙尘气溶胶的分布和传输特征。MERRA-2分别与AERONET和MISR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产品进行了对比,其相关系数约0.73-0.88和0.78。MERRA-2和MISR的AOD空间分布相似,空间相关系数为0.94。基于MERRA-2资料分析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青藏高原的AOD值具有相似的季节特征,AOD春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青藏高原月均AOD值均小于0.30,最高值(~0.25)出现在4月,最低值(~0.10)出现在12月。高原上空AOD具有明显的纬向变化,34°N以北和以南地区纬向平均AOD存在不同的月变化,北部地区月纬向平均AOD峰值出现在4-6月,南部地区出现在6-8月。1980-2017年,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印度-恒河平原的月纬向平均AOD峰值在不断增强,对青藏高原的影响不断扩大。青藏高原地区气溶胶主要类型是沙尘气溶胶,占比约50%;其次为硫酸盐气溶胶,占比约35%;含碳气溶胶占比约15%,其中以有机碳为主。研究区域沙尘光学厚度(DAOD)春季最高,夏季达次高值,冬季最低。塔克拉玛干地区和青藏高原DAOD均在5月达最高值。青藏高原北部地区DAOD比南部高0.06-0.10,两地区的DAOD值差异在5月最高。自2000年开始,塔克拉玛干和印度-恒河平原DAOD高值区强度和影响范围显著增大,对青藏高原的沙尘输送增强。38年来,整个研究区域DAOD年变化均呈上升趋势,且均通过了置信度为0.05的显著性检验。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DAOD上升率最高,达到了0.004;青藏高原上升率最小,在0.001以下。2000-2017年青藏高原DAOD显著高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CALIPSO观测表明,青藏高原上空的沙尘主要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传输量春季最大,秋、冬季最小;部分来自印度-恒河平原,传输主要发生在夏、秋季。塔克拉玛干沙尘通过柴达木盆地向青藏高原传输,最远可至30°N,传输高度在4-8km。冬季高原上空的沙尘主要来自柴达木盆地。塔克拉玛干和青藏高原的最大气溶胶消光系数廓线分别出现在春季和夏季。塔克拉玛干和青藏高原地区沙尘层厚度多年平均值分别为1.00km和0.82km。青藏高原沙尘层厚度春季最厚,冬季次之,夏季最薄。2007-2017年,塔克拉玛干沙尘层厚度呈下降趋势,年下降率约为0.018 km;青藏高原沙尘层年变化趋势不显著。
其他文献
坡面土体的崩解破坏可以显著影响斜坡的渗透性,在地表水的作用下改变斜坡水文条件,进而影响斜坡稳定性;另外,崩解破坏产物作为重要的物源物质,结合强降雨条件可诱发山区泥石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预测未来大气CO2浓度及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和锦州农业
山西沁水盆地上第三系杂色粘土是一种特殊的中等膨胀土,在黄土-第三系粘土层界面第三系粘性土失水开裂,为雨水入渗提供优势通道,遇水软化,在开挖卸荷、堆填加载和水动力作用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安全,严重阻碍了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纳米零价铁在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中具有较
氧化亚铜(Cu2O)薄膜在光伏电池和光电化学分解水等太阳能转换应用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在应用恒电势沉积法进行长时间制备Cu2O薄膜时,其半导体导电性随着沉积的进行从p型导电转
我国铝土矿资源储量丰富,每年资源消耗量也十分巨大。随着我国铝土矿需求量日益增长,且国内高品位铝土矿资源日趋枯竭,通过预脱硅手段提高低品位矿铝硅比,使之可用于拜耳法生
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领域,法定退休年龄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现行的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和女工人50周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关于法定退休年龄的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地方政府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在既有官员晋升体制下,政府往往通过获得地区经济发展成果以提升政绩,这使得地方对财政
随着社会对可持续能源的需求日趋增长,对导电性与机械性能兼具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研发显得尤为重要。固态电解质相较于传统的液体电解质有很多不可替代的特性,例如不易泄露,
目的:研究乔松素(Pinocembrin,PIN)预处理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epatic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HIRI)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体内实验:(1)建立小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选取40只8周龄的C57小鼠,用血管夹阻断肝左叶与中叶的血流造成70%的肝缺血,建立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为假手术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