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银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银行系统在不同时期都面临过严重的危机。在这其中,直接损害银行稳健与安全、导致银行危机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不良资产(NON-PERFORMING ASSETS)的产生。有效地处置好银行不良资产,监控和盘活银行的不良资产,不仅直接关系银行的经济效益、竞争能力和自我发展,更影响到经济的正常运行和金融风险的防范。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银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公开或隐蔽的不良资产是阻碍其参与入世后金融市场激烈竞争的顽疾。因此,盘活银行不良资产,提高银行资产质量是我国迎接金融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本文在系统论述了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形成原因及现阶段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详尽地分析了国际上其它主要国家在面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实践,提出了进一步有效处置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一些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SSET MANEGEMENT CORPORRATION,以下简称AMC)作为专门处置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机构,自成立以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资产管理公司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我国目前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处置不良资产必须采取市场化、专业化的手段和办法,资产管理公司运行中暴露出的局限性要求进一步完善其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行效率,并且,采取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方法和手段也略显单一,要在短期内消化好不良资产还必然要通过手段创新,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无论是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条件,我国运用资本市场处置不良资产的可行性都在逐步加大。我们可以通过贷款重组、不良资产出售、债转股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途径来实现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资产管理公司运作过程中的成本效率问题、法人治理结构、市场化运作机制、市场化运作的组织体系、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问题以及处置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决定了它们之间协作配合的困难。所以,从全局来看,必须要建立一个协作机制,设立全国性不良资产处置中心,对于实现不良资产的有效处置提供了一个理想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