唾液酸发酵控制及其分离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唾液酸带负电荷,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表面,在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在医药工业中,以唾液酸为前体的衍生物被越来越多地用于抗病毒药物、治疗神经性疾病药物和诊断试剂等。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大肠杆菌发酵生产聚唾液酸,水解后得唾液酸单体,最后经分离纯化得到唾液酸晶体。 通过摇瓶实验研究了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物合成与菌体生长是相耦联的过程,菌体生长受到菌体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聚唾液酸的合成不受代谢产物的抑制作用;发酵进入稳定期后菌体的生长和生产能力有所降低;硫酸镁和胰蛋白胨分别对产物合成和菌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这些结论,在补料液中补充适量的硫酸镁和胰蛋白胨,并对补料分批发酵过程中的补料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采用变速补料方案,最终使菌体量和产物浓度分别提高了40%。 聚唾液酸是大分子物质,与发酵液中其它杂质的性质差别很大,因此,聚唾液酸的分离比唾液酸单体的分离要容易很多。在聚唾液酸的发酵液中,主要的杂质为蛋白质和小分子杂质,探讨了用乙醇分步沉淀法和乙醇沉淀-过滤法脱除杂蛋白的分离工艺条件,并与Sevage试剂法、盐析法脱除蛋白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乙醇沉淀-过滤法优于其它方法。得到乙醇沉淀-过滤法的最优工艺条件:取10L发酵液经离心去除菌体得到上清液,加30L乙醇,室温下静置沉降后,除去上层清液,加入150g硅藻土过滤,滤饼中加800mL去离子水使聚唾液酸溶解,再次过滤,收集滤液。蛋白质的脱除率达到89.5%,同时聚唾液酸的回收率为94.5%。探讨了凝胶过滤法、阳离子树脂吸附法、中和沉淀法进一步纯化聚唾液酸的工艺,其中中和沉淀法可使聚唾液酸纯度达到91.5%,回收率为55.8%。 聚唾液酸水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色素物质,影响唾液酸单体的后继分离。研究了不同脱色剂对聚唾液酸水解液的脱色效果和唾液酸的回收率,确定凹土是这些脱色剂中效果最好的,其脱色率为91.7%,唾液酸的回收率为96.7%。研究了有机溶剂结晶法分离唾液酸的工艺条件,表明乙醇是较为有效的唾液酸结晶溶剂。得到最佳的有机溶剂结晶工艺:聚唾液酸经水解,中和,脱色,脱离子处理后,冷冻干燥,取3g唾液酸冷冻干燥粉末,用100ml,45℃无水乙醇充分溶解,离心除去沉淀,减压浓缩至有少量浑浊产生,加0.5倍体积乙酸乙酯,离心,除去沉淀,继续添加乙酸乙酯,直到没有沉淀析出为止。离心、干燥后得到唾液酸晶体,纯度达到92%。对结晶产品进行了红外扫描,得到的图谱与唾液酸标样(Sigma,typeⅢ)的红外图谱一致。
其他文献
要保持食品的品质,保证食品的卫生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包装及其内容物进行杀菌。不同的杀菌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以及不同食品的生产工艺要求。根据杀菌温度的不
<正>一、本内容课程标准及指导意见要求解读分析课程标准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节内容的要求,笔者将本节内容的重难点确定为两类:知识重难点和能力重
目的分析3 D打印技术应用在髋臼骨折手术和康复中的临床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应用3 D技术将患者的骨盆模型仿真出来,按照模型对钢板螺钉位置、进入途
“没有”比较句是差比句中的一种重要的比较句,“没有”为标志词,表比较关系。本文通过对“没有”比较句的句法表现、语义特征以及在比较句系统中的地位的考察,较为全面揭示
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各地区工业经济的差异是导致地区性差异的主要原因。本文试图利用1992-2002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的面板数据结合基于
贯流式水轮机是开发低水头水力资源的最佳选择,而贯流式静压轴承是研究测试贯流式模型水轮机的关键设备。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自主研发的贯流式模型水轮机特别是贯流静压轴承的
目的 探讨踝关节力学中点的确切位置,通过X线摄片和对踝关节尸体标本解剖两种方法对两踝连线中点、(口母)长伸肌腱外缘及足背动脉三个标志点进行测量对比,以确定最接近踝关节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多媒体技术和CAI 课件进行教学,是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特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生产领域的生产工艺都在进行不断的优化升级。本文对制丝工艺做了简单的概述,主要阐述了制丝生产中节能技术运用的现状,经过系统分析提出了加强节能技
本文通过对富士电机、加拿大GE(CGE)等西方制造厂和前苏联及国内制造厂制造的大型推力轴承的设计理念、设计原则进行了详细对比阐述,得出了低面压推力轴承在大型及至巨型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