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D通信远近效应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henzj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第一代频分多址通信、第二代时分复用通信、第三代码分多址通信,现在已经步入到第四代LTE (Long Term Evolution)移动通信时代。移动通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同时也面临着用户量激增系统容量有限、基站负荷过重、无线电频谱资源日益稀缺等问题。随着各种移动应用的增加,移动终端的耗电量也在逐步增大。正是在这种情形下,D2D (Device-to-Device)通信应运而生。D2D通信是一种设备到设备的短距离直通技术,用户之间传输数据信息不再通过基站中转而直接进行通信,减轻了基站的负荷,降低了终端的发射功率,增加了频谱利用率。D2D通信虽然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着远近效应问题影响了D2D通信的质量。本文针对D2D通信模式下远近效应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影响远近效应的因素以及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的仿真情况。由于D2D通信技术属于LTE通信系统范畴,首先介绍了LTE通信的需求、技术特点、协议架构以及使用到的先进技术等相关知识。接着重点介绍了D2D通信的架构、建立流程以及和蜂窝通信之间的干扰等。由于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多址干扰的存在,远近效应现象严重影响了CDMA系统的性能,对LTE系统D2D通信模式也将产生不可忽略的影响。LTE系统采用的是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多载波调制方式。由于D2D通信是基于LTE功能流程上的,远近效应现象在D2D通信模式中产生的情形就会有所不同。目前抑制远近效应的方法有功率控制、多用户检测、自适应干扰消除以及跳频等。本文在介绍无线电波传播模型和无线信道模型基础上,选取城市微小区(Urban Micro)信道模型作为仿真信道模型,并搭建了基于D2D通信的仿真系统。通过在不同接收功率、不同时间偏移量、不同频率偏移量、不同资源块间隔等条件下对D2D远近效应进行了仿真分析并给出了结论。文章最后将K-means聚类算法应用到D2D通信远近效应场景中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聚类数以及每个聚类中不同的同时发送信号的用户数进行仿真分析并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2007年3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工会工作会议及工会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分行行长会议精神,认真总结了2006年工会工作,部署2007年工作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广的背景下,历史学界的关注重新聚焦于有效教学,高中历史教师把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最为关心的课题。高中历史教师学习与掌握有关历史有效
经济资源必须讲求其配置效率。资本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如何实现有效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是资本配置过程中两个同等重要的环
历代诠解《缁衣》一诗中的主客对象有七种之多,所据皆不出就诗论诗和想象臆说。寻绎礼制中缁衣质地、形制和用途,可知它是上自天子下至士人各自在不同场合穿着的制服;综合分
<正>【教学内容】苏教实验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4页乘法分配律及练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玩具导入师:有一位同学送了一件自己制作的作品给老师(出示积木搭的房子
2003年4月颁布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原有的课程结构,创新了语文教学的理念,在教改实验中,语文课堂教学也由“传授型”向“对话型”转变,虽然令人耳目
随着近几年国内房地产的持续较快发展,加上对生活理念的不断变化,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传统,而是追求时尚、舒适、安全和环保,这些因素使室内设计行业又迎来了飞速
随着Internet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企业、个人上网的迅速普及,企业的www网站在商业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在这种信息时代,建立一个强大且界面美观的电子商城网站,电子商城
<正>一般认为,在1933年废两改元之前,中国实际实行的是银两本位,而事实上,正如1914年北洋政府所坦言:“今日中国所大患者,无本位也”。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忙于国内战争,无暇
网络空间是一个虚拟空间,但它并不是虚幻的,是依赖于现实社会的客观存在,网络社会中最基本的主体是网站和网民。网站是经过注册的实体,由现实中的自然人或法人经营。网民也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