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斑蝥素是芫菁科昆虫斑蝥体内经过提取分离而得到的一种单体化合物,斑蝥素化学结构为C10H12O4,化学名称是2,3-二甲基-7-氧杂-双环[2.2.1]庚烷-2,3-二甲酸酐,属于倍半萜衍生物。斑蝥素对多种癌症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由于其对泌尿系统的严重刺激性,使其临床使用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目前,包括去甲斑蝥素(NCTD),斑蝥酸钠等在内的多种斑蝥素类药物尽管在临床上对治疗包括原发性肝癌在内的多种癌症有着不错的疗效,但限制其在临床上发挥更大作用的依然是此类化合物在扩大剂量使用时产生的多种不良反应。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斑蝥素结构式上的双键,酸酐环,氧桥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得到了 7个化合物:7-氧杂双环[2.2.1]庚-5-烯-2,3-二甲酸酐;7-氧杂双环[2.2.1]-2,3-二甲酸酐;3,8-二氧杂三环[3.2.1.024]辛烷-6,7-二甲酸;3,8-二氧杂三环[3.2.1.0 24]辛烷-6,7-二甲酸酐;N-乙基-7氧杂双环[2.2.1]庚-5-烯-2,3-二甲酰亚胺;5,6-二溴-氧杂双环[2.2.1]辛烷-2,3-二甲酸酐和维克多酸酐。其结构经NMR确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7个化合物对HepG2、A549、MCF-7三种人体肿瘤细胞株增殖的影响,研究斑蝥素结构中不同官能团的修饰与改造与斑蝥素体外抗癌活性的构效关系,结果发现7-氧杂双环[2.2.1]庚-5-烯-2,3-二甲酸酐;7-氧杂双环[2.2.1]-2,3-二甲酸酐;3,8-二氧杂三环[3.2.1.02 4]辛烷-6,7-二甲酸;3,8-二氧杂三环[3.2.1.0 2 4]辛烷-6,7-二甲酸酐;N-乙基-7氧杂双环[2.2.1]庚-5-烯-2,3-二甲酰亚胺;5,6-二溴-氧杂双环[2.2.1]辛烷-2,3-二甲酸酐对三种肿瘤细胞有着较强的抑制作用。运用家兔眼刺激法,考察已得的具有较好抗肿瘤活性6个化合物的刺激性毒性,结果发现7-氧杂双环[2.2.1]庚-5-烯-2,3-二甲酸酐和N-乙基-7氧杂双环[2.2.1]庚-5-烯-2,3-二甲酰亚胺有着较强的刺激性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