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协调视角下流域生态安全评价及格局优化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qiuli8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安全是维护一个地区或国家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不受威胁的状态,能为整个生态经济系统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生态安全研究不仅要考虑其格局和过程,还要考虑反映景观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景观因子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本研究评价了1987-2015年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生态安全及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过程,并通过关联分析测度方法确定两者的相关系数,探讨影响生态安全的关键景观格局因子,并基于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因子,建立包含生态源地、生态廊道、生态节点及生态阻力面的生态廊道网络,探究形成生态安全格局的内在生态过程,通过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来实现区域人地协调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显著:在时间上,1987-2015年生态安全综合指数整体得分值均小于0.5,等级介于较不安全和一般安全之间,呈周期性“U”型波动变化,且变化周期逐渐缩短;在空间上,由1987年“中西高、东南低”过渡到1996年生“两头高、中间低”的格局,2015年又回归至“中西南部高、东部低”的格局,疏勒河流域中下游的生态安全在波动中趋向稳定,风险有所控制,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地协调发展的矛盾得到改善;(2)景观格局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和空间特征:在时间上,1987-1996年间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景观形状更趋复杂、更不规则,景观相互的干扰性增强,且空间格局复杂性提高;1996-2008年间同类型斑块间离散度变大,景观连接性变差,均衡性逐年增加。2008年-2015年,同类型斑块相隔距离变小,团聚分布趋势增强,均衡性依旧逐年增加;在空间上,东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景观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景观复杂性低,景观类型较为单一,而中部地区和西北部地区的人类活动更加强烈,致使景观斑块的形状更趋复杂与不规则,景观类型之间的相互干扰性增强,同时景观的均衡性增加;(3)景观的大小、形状、数量、类型和空间配置对生态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在人类活动影响微弱的时期,生态安全主要与景观指数有关,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景观斑块的形状,破碎度和连通性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生态安全。在2015年14个景观指数中的8个与生态安全指数密切相关,表明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强,景观形状、破碎度、连接性等均发生显著变化,景观的破碎化程度提高、景观类型丰富度增加、景观形状越趋于复杂,景观相互干扰性增强,越有利于景观均衡性增加,才有助于生态安全水平的提高;(4)本研究在人地协调视角下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评价出疏勒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均较低,通过自然高生态服务价值评价来进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安全指数提升较为明显,且呈现出小区域和谐统一的空间格局,其中47.83%的乡镇达到了最安全等级,39.13%的乡镇达到了较安全等级;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总体呈现出“东部低,中西部高”的格局,且各个等级的乡镇较为连续,有小区域化分割的趋势;生态安全格局优化使得人地矛盾得到改善,加快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进程,为区域人地协调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个自我”,是我们党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基本能力,是全党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素质。$$ “教育实践活动要着眼于自我
报纸
目的:探讨新生儿维生素A水平,及其与新生儿肺炎发生的相关性,为新生儿特别是肺炎患儿补充维生素A提供理论和实验证据,进而为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共收集自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中心住院并确诊为新生儿肺炎的患儿635例(肺炎组),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产科出生健康新生儿635例(正常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维生素A浓度,比较两组维生素A
复杂性管理的策略首先要关注和认识复杂系统的整体性,这要通过关注系统的结构、多元化的视角、容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借助直觉等手段来达到。在关注和认识整体性的基础上,需要
近年来,智能交通系统快速发展,车牌识别光学系统被广泛应用于需要大范围高清画质监控的场所,如:十字路口、混行车道等场所。光学系统通常以一定角度向下倾斜安装,拍摄的车牌
戴望舒作为现代派的代表性诗人,其诗歌创作前期有着新月派和后代象征主义的影子,诗人后来将西方现代派诗歌和中国传统诗歌有机的融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为他赢得了“雨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