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关系的研究在很早以前即被研究,但是在心理学的诸多实验研究中一直从特质自尊角度考察二者关系,虽然研究已较为深入,但仍未得出一致结论。在国外对于状态自尊的研究已广泛进行,而国内目前刚刚起步,由于测量方式、测验情境、被试状态差异等方面的影响,考察特质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关系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因此本研究试图从状态自尊的角度考察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的关系,进一步探讨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的关系。为此,我们设计了三个实验探讨状态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的关系。 实验一测量状态内隐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的关系。采用名字-字母偏好测验测量被试的状态内隐自尊,根据测验划分出高、低两个组,作为自变量;操作变量为特质形容词包括正性词、负性词和中性词。因变量为被试对正、负性形容词的自由回忆量。实验结果发现,二者的关系符合忽视-不一致负向模型和相关模型,高状态内隐自尊个体对正性词的回忆量显著高于对负性词的回忆量,但低状态内隐自尊者在正、负性词回忆量之间无显著差异。 实验二测量了状态外显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的关系。采用状态外显自尊量表测量被试的状态外显自尊,根据测验得分划分高、低两个组,作为自变量;操作变量与实验一相同。实验结果发现,二者的关系满足解决-负向模型,高状态外显自尊者没有表现出对正、负性偏好的记忆偏向,而低状态外显自尊者对负性词的记忆偏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实验三考察了状态内隐自尊在状态外显自尊与自我信息的选择性记忆的关系中的调节作用。实验程序综合了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相关内容,结果发现,状态内隐自尊对状态外显自尊与自我选择性记忆的关系起着负向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状态内隐自尊对状态外表自尊与正性词的回忆量起负向调节作用,对状态行为自尊和状态社会自尊与负性词的回忆量起负向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