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CAN总线技术的PLC网络监控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中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而网络化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对于实现单机控制到流水线自动控制,从集中控制系统到分散控制系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AN总线具有实时性强、高可靠性、结构简单等特点,它采用了公开化、标准化的协议方案,为PLC网络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但这种网络有效半径比较有限,是孤立于互联网的现场总线局域网络。现在数据远距离传输、现场设备远程监控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将低速的现场总线与高速的以太网互联,运用控制系统,实现远程监控,使现场向办公室靠近,越来越多的成为当前国内外业界采用的控制模式。 本文提出一种通过基于32位嵌入式微控制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将连接PLC设备的CAN总线局域网,与以太网互联,实现从以太网到CAN局域网的设备远程监控的方案。该方案在硬件上采用了ARM9 S3C2410作为主系统控制板的微控制器,集成以太网控制器、CAN总线控制器MCP2510等器件;软件上移植嵌入式Linux,编制CAN总线控制器驱动程序,采用嵌入式Web Server,应用其内部通用网关接口CGI机制,作为软件解决方案;在CAN总线方面,本课题还包含了两个CAN总线节点。PLC设备CAN总线节点,是主要由51系单片机与SJA1000 CAN控制器组成的CAN总线节点,它通过RS232与PLC设备连接,制定通讯协议,将PLC设备的信息送至CAN总线局域网;另一节点则同样采用了ARM9 S3C2410作为微控制器,并采用了一种不带ALE地址锁存信号的MCU与SJA1000控制器连接的方案。它与以上两个部分组成CAN总线网络,用于验证、功能扩展。 本课题以嵌入式系统为硬件基础,以CAN总线、以太网通讯技术为手段,在PLC网络化,及远程监控的方面,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做出了有意义的研究和尝试。
其他文献
厦门地铁4号线厦门北站-官浔区间下穿高速公路隧道(岩内隧道),该段隧道上覆围岩较差,且有较厚的素填土层,本文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区间隧道下穿岩内隧道的变形及受力情况.
由于沉积储层常规岩石微观结构的复杂性,在微尺度下渗透率与其内部结构的关系是地球物理学家和石油工程师长期以来关注的问题。本文基于构建人造数字岩心研究影响渗透率的主要
公共图书馆在公益性教育职能、文献资源、人才以及公众形象等方面有着巨大优势,是当前提高民众健康信息素养的重要机构.随着健康教育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推广与实践,公共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普遍采用晶闸管和移相换流器技术,多用于远距离、大功率输电[3]。晶闸管是只具有控制接通、无自关断能力的半控型器件,开关频率较低,换相换流器接线复杂,体积庞
表层梯度强化工艺广泛应用于车辆、航空、能源动力等领域的构件处理,尤其针对在接触载荷条件下使用的构件,如齿轮、轴承等,经常会采用渗碳、渗氮等方法来提高表面强度,以达到提高
该文以求解Euler方程组为例,在对解域的离散过程中引入了三角形网格.并在此网格上构造出一阶和二阶的Godunov格式.通过对台阶问题和轴对称问题的细致模拟,结果表明:三角形网
该文将研究阻塞参数及不同侧边界条件对二维方柱绕流流动的影响,给出不同侧边界条件下可忽略阻塞影响的阻塞参数范围和侧边界条件的较好选择方案.所选择的四种侧边界条件是DB
该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油藏渗流流场与水平井筒内流动的耦合模型;(2)有壁面注入的变质量管流的计算.该文的主要计算结果包括:(1)大量的二维算例得到了从层流到湍流的不同流
在我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设备为电力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当继电保护设备采用的直流电源消失,发生电气短路事故时将无法起到保护作用。 本文提出了一种直流电源消失后的微机型应急处理装置的设想,提出了装置的整体设计方案(包括硬件结构和软件流程),分析了它的应用范围和工作原理,并结合它的应用领域分析了它与其他设备的配合情况以及应用的可靠性。最后综合分析结果指出本装置可作为继电保护装置的有益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