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以大中型工业企业为例

来源 :重庆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z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日益加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创新愈发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拥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这种优势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当前,企业间不仅在规模上相互角逐,更重要的是在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较量。技术创新需要资金的持续性投入,金融体系可以为企业提供外源融资,金融发展无疑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在金融系统向企业提供资金的过程中,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表现在融资过程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些行为会降低金融系统向企业投资的意愿。所以,企业创新融资难、创新效率低下等问题却始终存在,并且引发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如今有不少学者从宏观角度对金融发展影响技术创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从微观企业视角来研究的学术成果较少,另外国内外学者在对金融发展如何影响技术创新的问题上还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在我国,企业是技术创新最主要的载体,而工业企业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因此工业企业的创新能力是我国技术创新水平的关键。本文以相关理论为依据,以金融相关率、银行规模、股票市场规模作为金融发展指标,以专利申请量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指标,采用2003~2012年间30个省(市、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及金融发展的相关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检验金融发展对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根据实证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金融相关率、银行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股票市场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正向影响,但效果不明显。另外本文还对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作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金融发展水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最后,结合研究结论和我国金融发展现状,就如何更好地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政策建议,以此来创造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金融环境。
其他文献
从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看,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既是各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世界性的一大共同难题。中小企业提供了社会广泛的就业岗位和经济增长的动力;又是社会财富的主要提供者,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4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同时,中小企业又是社会经济群体中的弱者,与大企业相比,它们还有不少的困难。根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归纳,全世界的中小企业一般存在五大困难:市场准入、资金融通、人才引
本文利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思想和方法,阐述并研究了现代制造业企业作业成本计算的模式及作业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结合实际剖析本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及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应用瓶
原语和译语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着语言及社会文化方面的差异,这往往给口译造成困难。对此,译员通常会借助于显化策略来克服上述差异,以便使译语听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原语发言
通过对日语会话中会话双方的措辞分析,探讨读者对人物性格极其关系的把握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日常的会话活动中,不同的人物由于其性格,会话双方所处的地位,双方的关系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需求日益多样化、个性化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等多方面的原因,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已经无法应对这种新的竞争环境。企业的管理者们发现,为顾客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已经成为现代企业追求竞争优势的一种必然趋势,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MC)正是在这种市场情况下产生的。大规模定制生产是以略低于或接近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通过分析企业
2011年,我国开始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工作,但企业会计准则并未明确规定碳排放权的会计处理问题.本文从研究背景和意义入手,在相关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指导下,分析了碳排放权的会
通过对奈达“动态对等”理论的学习,笔者认为该理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它将翻译的检验标准上升到了“读者反应”的层面上来,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它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本
本文主要介绍了汉英语序的不同,对这两种语言中的简单句型、修饰词词语位置及表达习惯作了简单的对比,指出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易犯的错误尽量克服“汉式英语”。 This pap
傅雷的“神似说”翻译观对我国现当代的文学翻译具有重要影响,该文通过对“神似说”的再解读,剖析傅雷翻译观的独特涵义,同时对傅雷对于译者艺术修养和翻译前准备的要求进行
如今,创新已成为引领时代发展的潮流,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所在。产品创新是企业创新的关键环节,成功推出新产品是保证企业拥有持续市场竞争力的源泉。新产品的成功上市需要供应链所有节点企业的共同支撑,然而由于新产品具有消费者偏好、需求分布信息等各方面的不确定性,供应链成员间风险共担、互相合作的意识还并不成熟,因此供应链下游的零售商可能因收入达不到预期目标或寻找到更具吸引力的供应商等原因选择终止目前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