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多不杂矿床环境属性模型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form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不杂铜(金)矿床地处西藏阿里地区改则县境内,为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斑岩铜矿,目前探明的铜资源量达到234万吨。多不杂矿床目前尚未开发,对其研究仅局限于地质成矿与找矿等方面,并未进行矿床环境属性方面的研究,为了充分了解矿床在开发之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本文对其进行了环境属性研究,建立“西藏多不杂矿床环境属性模型”,为将来矿床的绿色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多不杂矿床主要的赋矿岩体为花岗闪长斑岩,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有黄铜矿、黄铁矿、褐铁矿、斑铜矿、磁铁矿、蓝辉铜矿等;钻孔岩芯PIMA测试发现的蚀变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白云母、地开石、透绿泥石等。(2)萨玛隆河流河水的pH值在7~9之间,属碱性水,水质环评结果表明河流地表水水质状况整体良好。单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萨玛隆河上、中、下游土壤样品中的污染元素为Cu、As和Cd元素,其中Cu元素在上游土壤中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的比例分别为68%和23%,在中游和下游土壤中只是轻度污染,比例分别为36%和9%;地表剖面土壤样品中的污染元素有Cu、Zn、Cd、Pb,其中Cu元素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所占比例分别为10.8%、21.6%和67.6%。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萨玛隆河上游土壤有59%的样品为较差和极差;中游土壤均在较好以上,土壤质量明显好于上游;下游土壤全部在较好以上,土壤质量与中游相当,明显好于上游;地表剖面土壤样品中,约95%的样品为极差,5%的样品为较差。地表剖面土壤的污染程度要明显大于河流土壤。(3)多不杂-波龙矿床自形成以来向环境中释放的金属Cu的总量约为65.25万吨,相当于一个大型铜矿床的储量;矿区第四纪沉积物中金属Cu的含量约为3292.3吨;矿区河流沉积物中的金属Cu的含量约为85.5吨。推测多不杂矿床自形成以来所释放出的金属Cu大部分沉积在现今的别错(湖)中。(4)通过重金属形态分析,河流土壤中Cu、Pb、Zn、As、Cr、Hg元素主要以残渣态、铁锰氧化态、强有机态和腐殖酸态的形式存在,这些元素的较稳定形态所占的比例之和都在90%以上,对周围环境只有潜在的危害;Cd元素主要以碳酸盐态形式存在,所占比例为48.64%,易对环境产生危害;萨玛隆河流上、中、下游土壤7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结果与河流土壤整体分析结果相一致。地表土壤中Cu和Cd元素主要以铁锰氧化态形式存在,Pb、Zn、As、Cr、Hg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对周围环境只有潜在的危害。通过对比分析,河流土壤与地表土壤中金属元素的7种形态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5)通过因子分析,萨玛隆河流土壤中8个变量通过主因子分析后由3个因子来表示,F1因子(Cr-Pb-As)为最重要的因子;地表剖面土壤中8个变量通过主因子分析后由4个因子来表示,F1因子(Cr-Hg)和F2因子(Cu-Zn-∣As∣)为两个重要因子。通过重金属元素的7种形态因子分析,河流土壤中Cu元素的碳酸盐态-腐殖酸态-铁锰氧化态-强有机态-残渣态为最重要的因子;地表剖面土壤中Cu元素的水溶态-碳酸盐态-强有机态-残渣态为最重要的因子,都为正载荷,彼此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性。(6)通过对多不杂斑岩型铜矿床的矿体、矿化特征、岩矿相学、围岩蚀变、重金属释放量、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以及金属元素形态特征等研究,建立了多不杂矿床在开发之前的矿床环境属性模型,为将来矿床的绿色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是下一代网络技术,促进了网络的发展和创新。SDN的核心思想是将网络的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使得用户可以在控制平面编程,完成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成像技术作为现代医学成像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的非入侵性、高对比度等特点,在临床医学方面的应用需求日渐提升。MR脑部图像分割主要
随着人类活动的日益增加,人类对全球生态环境的影响不断增强,人口-资源-环境间的矛盾也愈加尖锐。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这严重干扰了生态
随着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的制作工艺接近极限,可扩展性越来越差,它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对于高性能、大容量的存储器需求。相变存储器(Ph
云存储因使用便捷、灵活、性价比高、扩展性强等特点而得到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机构将数据从本地转移到某个云存储服务中,但单云存储因云故障而无法保证数据的高可用性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Subsp.tuberosum)作为第四大主粮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铃薯晚疫病是由致病疫霉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所引起的,最具有毁灭性的真菌性卵菌病害。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图像、视频、文字等数字化信息的低成本易传播等特点导致其很容易受到非法拷贝、篡改、剪切等非法攻击,很难维护原创者和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
本翻译报告基于英语论文《患者生命体征的本体驱动监测使个性化医疗检测与预警得以实现》而撰写。翻译原文的作者是几位来自欧洲的科研人员。文章主要介绍的是使用SWRL(语义
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及芯片加工工艺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系统的CPU性能与IO性能的差距不断扩大。同时,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数据存储提出
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总是在不断尝试着将自己所看到的颜色通过各种方法重现出来。然而,当把复现的颜色与原始颜色放在一起进行对比时,往往会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