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介孔复合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mu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利用介孔材料的高比表面积、大的孔体积、均一且可调的孔径、表面易功能化等特点,采取对原有合成路线进行改进、设计新的合成方法、简化实验过程、提高合成效率等手段,制备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功能性介孔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在催化、吸附以及光学领域的应用。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介孔材料的发展史、合成方法以及组成,重点介绍了介孔材料功能化的研究概况,最后浅谈了介孔材料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论文的第二章,我们对传统溶液浸渍法加以改进,以介孔二氧化硅SBA-15为主体,利用反应体系成份间的协同组装作用力,合成负载Ag纳米颗粒的介孔复合材料。与传统方法相比,所制备的介孔复合材料中Ag纳米颗粒的尺寸较小且呈良好分散的状态。催化性质的研究表明,该介孔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分子的还原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在第三章中,我们对介孔碳材料CMK-3进行氧化处理使其孔道表面修饰羧基功能团,随后在其孔道内负载磁性纳米粒子,制备出一种新型的介孔碳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染物分子表现出较高的吸附容量和极快的吸附速度,同时有效解决了介孔碳吸附剂的回收重复利用问题,并推动了介孔碳基吸附剂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论文的第四章,我们采用两种不同方法合成了Ag纳米颗粒/介孔碳复合材料,通过设计新的合成方法、摸索实验条件,有效控制Ag纳米颗粒的生长,减小其晶粒尺寸,显著改善了在材料合成与应用过程中Ag纳米颗粒的团聚问题。所得介孔复合材料具有规则的孔道和高度分散的Ag纳米颗粒,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增强了功能性介孔材料的实用性。第五章采用一步合成法制备了负载染料分子的介孔聚合物薄膜和介孔聚合物/二氧化硅薄膜。所得薄膜状的介孔复合材料有效改善了染料分子的聚集问题并提高了材料的可操作性,同时该复合材料还表现出独特的光学性质,为光学器件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在学校教育中要实现这个目标
目的:探讨营养管理手册对喉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某肿瘤医院颌面耳鼻喉肿瘤科行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采用NRS-2002≥2分营养筛查出89例高危营养
利用天然矿物的组成、结构及物理化学特性制备新型功能材料,探索矿物资源制备先进功能材料的新方法,建立天然矿物结构与先进功能材料结构、性能之间的基本联系并开发其应用领
近年来,高校的学风呈现日趋下降的趋势,为了改变高校的学风,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有必要对影响高校学风建设的根源进行探析,影响高校学风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大环境、网络、校园文
小儿皮肤层细腻薄嫩,表皮的棘细胞只有2~3层细胞,缺乏透明层,角质层由数层相互粘着不紧的鳞片组成,真皮结缔组织相对不成熟,如此细嫩的皮肤,对于长时间使用PICC的患儿要承受很
研究背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17年全球结核报告指出:2016年,全球新发结核病(tuberculosis,TB)例数为1040万,中国排列全世界的第三位。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与TB之间的存在密切的关联,DM会增加活动性TB的风险,同时DM患者容易合并肾功能损伤,与单纯TB患者相比,结核合并糖尿病(tubercu
引入独立不相交通路的概念,即风流方向稳定且一致的通路,由虚拟分支顶点度数和通过虚拟分支顶点的通路分支数确定。针对无向复杂联图,提出了寻找角联结构的独立不相交通路法,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