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通量第一性原理对Cu晶界掺杂效应的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in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材料中广泛存在的晶界会对其性质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晶界偏析工程的目标是通过往材料晶界上引入掺杂,改变晶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实现对材料微观结构和性质的调控。但晶界偏析工程涉及的合金体系庞大,已报道的研究结果离散,难以总结系统规律。此外,目前测试技术和大尺度模拟方法很难在电子-原子等微观尺度上研究晶界偏析问题,掺杂对晶界的影响机理还未被阐明。本文采用高通量第一性原理计算,以金属Cu的Σ5(310)晶界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不同类型元素对晶界的掺杂效应,获得的全面数据可以为实验遴选合适掺杂元素提供理论依据。研究了非金属元素的偏析能力以及对晶界性质产生的影响,发现非金属元素都倾向于偏析到材料的晶界,倾向于占据的位置与其原子半径相关。晶界能量随着非金属原子半径增加而降低。结合Rice-Wang脆化模型和第一性原理拉伸实验研究了掺杂对晶界强度的影响和机理,发现非金属元素与Cu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是造成晶界强化/脆化作用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B与Cu之间共价作用能使晶界拉伸强度增加1%,O与Cu之间强极性作用使拉伸强度下降12%。基于元素周期表电子结构分区,构建了s区、p区和d区金属元素掺杂的Cu晶界模型,研究了金属掺杂对晶界能量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原子半径越大,偏析能力越强,晶界能量越低。晶界强度与金属原子半径和电子结构相关。从机械贡献角度来说,原子半径越大,脆化作用越明显。从化学贡献角度来说,s区元素与Cu之间弱电子作用对晶界强度没明显的影响;p区元素与Cu之间极性作用会弱化晶界强度;d区元素与Cu之间强d电子作用能显著提高晶界强度。构建金属和非金属共掺的晶界模型并研究了共掺效应。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的空间位置取决于它们的电负性和原子半径,电负性差值越大,两种元素越倾向于成键,但原子半径过大,两种元素倾向于远离。较大原子半径的金属和非金属能更有效地填充晶界过剩自由体积,更有利于降低晶界能量。过渡态金属的d电子和非金属的s/p电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会弱化过渡态金属与Cu之间的d电子作用,对晶界强度产生明显的脆化作用。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分析新形势、新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而提出的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执政
医疗卫生行业的和谐包括其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而医患关系的和谐是直接影响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院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关键,更是影响医疗服务行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点."和谐
以信息技术为辅,探讨班主任工作中信息技术应用状况,及其对班主任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提升班主任工作效率,增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根据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部署,以及加强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建设的工作要求,南京市卫生局党委从本地区、本系统的实际出发,经过充分调研论证,
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是法律法规的要求、临床工作的需要、新医学模式必需的临床工作。文章对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必要性和内容以及细化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实施行为做了初步
李家楼煤矿建设初期,由于生产系统不合理,增加了设备和人力的投入,影响了施工速度。后来通过对生产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解决了运输问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国经济紧密联系,再加上各种“黑天鹅”事件频发,全球经济充斥着不确定性,谁都无法独善其身。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后,政府等职能部门先后推出
网络参与是一种以科技为载体,以追求民主权利与现实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行为,其政治性和社会性必然要求政府进行有效回应。当前,政府回应存在的问题主要源于地方政府回应的行动
在国内外对装配式框架结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撑结构,进行了3个足尺比例框架模型拟静力试验,得到了不同的框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