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筋高强砌块砌体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青岛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z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筋高强砌块砌体组合剪力墙采用了强度大于MU15的高强砌块,并采用了高强度的灌芯混凝土(灌芯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b30),还设置与芯柱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构造柱的配筋砌体。本文着重研究高强砌块配筋砌体组合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设计了八片配筋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剪力墙试件,用来作为数值分析的基本模型,利用ANSYS软件建立对墙体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模型。结果表明,根据本文提出的模型进行计算分析的结果与理论值符合较好。通过对所设计墙体进行ANSYS分析,考虑了不同轴压比,不同的砌块强度和不同的芯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影响参数,研究墙体的破坏过程和破坏形态、承载力情况、周期、振型、滞回特征、骨架曲线、延性及刚度等性能。对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主要分析了前六阶振型。谐响应分析分析其在X轴方向水平荷载激励下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所得到数据可知曲线中判断位移在频率6.9-7.8的时候位移值往往偏大且易产生共振。在相同的控制因素下,单独提高砌块强度等级会增大墙体滞回环的面积,也就是说墙体的耗能能力也在增加其极限荷载也得到了大幅增加;当轴压比得到提高时,试件的极限承载能力有所提高,滞回环面积变化不明显。当单独提高芯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时,墙体的滞回环面积得到显著提升。骨架曲线在形态上十分很接近,发展趋势也是相似的,只是在极限荷载数值及下降段的特征有所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当芯柱-构造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从C35提升到C45时,墙体的极限荷载提高了约25%,屈服荷载提高了约15%。在相同条件下单独提高砌块强度,对其提升极限荷载等影响比较有限。经过比较分析不同的砌块强度、不同的芯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以及不同轴压比作用下延性的变化,得出单独提高墙体轴压比或砌块强度可以提高墙体的延性,当砌块强度从MU20提升到MU30时,墙体的延性系数提高了24%。但其作用没有提高芯柱-构造柱混凝土的强度级大。芯柱与构造柱、圈梁共同作用构成墙体的约束体系提高墙体的延性与耗能能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经济实力的提升,近几十年来,对于结构主体抗震性能的研究不断成熟和发展,主体结构的抗震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对于非结构构件的抗震研究及抗震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的安全性水平要求,已经从地震发生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发展到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保证建筑正常使用功能的要求的转变。本论文正是通过研
作为水下隧道的一种,沉管隧道以其独有的优越性,正在世界各大都市、沿海地区被广泛采用,用来联系城市交通。沉管隧道的显著特点是隧道完工后作用在地基上的附加荷载较轻,一般基底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目的是将结构在不同强度地震下的破坏状态控制在预期的目标范围内,减少经济损失、保证人员安全。因此,如何准确的估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状态具有重要
钢管具有良好的截面特性,钢管结构因其承载性能高、造型美观、外型简洁、流畅、节点形式简单、施工简单、节省材料等诸多优越性在现代建筑尤其是大跨度建筑结构中应用广泛。
地震易损性分析可以预测出结构在未来不同强度地震动作用下发生各等级破坏的概率;结构余震承载力估计则可以预测在主震后发生不同程度破坏的结构在余震中的表现;二者结合可以
本文以福州盆地为例,提出了一种城市地震动区划的新思路,并可推广应用于震后烈度快速评估。即从地下结构模型入手,充分考虑场地条件(地形地貌、覆盖土层厚度、土质等)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结构在各大城市中不断涌现。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多地震国家,而且目前处于地震高发期,因而研究超高层建筑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具有重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和施工工艺的进步,跨度大、外观美的飘带型大跨屋盖结构越来越多。大跨屋盖结构有自重轻、自振频率低、模态密集等特点。结构风振响应计算具有多模态参与,
我国是众所周知的地震多发国家,在近年来的历次大震灾,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和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中,建筑物使用功能丧失、经济活动中断等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往往难以估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