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民上访权利的边界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访是我国最传统、最贴近生活的民意诉求渠道,是公民维护正义的最后防线。在公民因上访而被“劳教”、被“精神病”的报道层出不穷的今天,如何界定公民上访权利边界,规范行政机关权力行使,保障公民上访权利实现,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本文将在公民上访权利的理论基础上,探讨公民上访权利边界,提出保护公民上访权利实现的措施。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上访概念、历史,分析其权利属性、法律依据。上访不同于信访、申诉,应对它们做详细的比较区分。上访的权利属性表现为救济性、参与监督性和程序性,分析权利属性是为了更好的界定权利边界,保障权利的实现。上访权利有法律上的依据,更应当得到法律的保护,行政权力机关不得侵犯。第二部分是对公民上访权利行使现状的描绘,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公民上访权利行使中遇到的问题,在于上访权利行使难,上访结果难如意,上访招致合法权益受损。而行政机关在面对公民上访时,也表现出一些问题:未做好本职工作,面对上访事项,推、拖、踢皮球;在“维稳”和政绩压力下,拦截上访者,甚至非法拘禁上访者,侵害他们的合法权益。第三部分是公民上访权利的边界,先通过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这两对矛盾论证权利边界的存在,再通过现行法律法规对上访权利的规定和向行政机关与信访工作机构的授权来剖析上访权利边界的内容。第四部分是保障公民上访权利实现可采取的措施。从不同主体出发,分别论述上访人在上访权利实现中的作为与不作为;行政机关和信访机构工作人员在保障上访权利实现中的作为与不作为;人大在保障上访权利实现时可采取的具体举措;司法机关对侵害公民上访权利行为的追责;公众媒体在保障上访权利实现中的监督举措。这些措施的相互配合将保障公民上访权利的最终实现。
其他文献
公共设施是城市建设的细节,公共设施的建设体现了城市生活水平和管理水平。公共设施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为首要功能,是场地文化的载体,公共设施的造型设计越来越受到公众的
自古以来,土地就是生命的摇篮,承载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中国上下五千的文明历史,同样是在我们的大地母亲土壤中孕育的。土地是农民的根,是农民生存的基本保障。随着社
中国三大运营商3G网络运行进入了第五个年度,五年来,移动通信宽带需求和互联网业务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移动蜂窝网面临巨大的流量压力,作为“管道工”的运营商网络和运营管理不
当下,由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多发,上访也就成为一条较为重要的利益表达通道。不过,由于民主法制尚不健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上访具有较高的风险性,甚至相当一部分的上访
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合理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我国各地自然条件、产业结构各不相同,经济基础、社会发展各不平衡,各地
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奠基人,柏拉图对西方政治哲学的产生和政治社会发展都影响深远。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他对正义理论、政体建设、国民教育等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在《法律
当代社会,非婚同居现象的存在是不容回避的社会现实。非婚同居关系破裂时最容易产生纠纷的是关于同居期间财产性质的认定及分配问题,但该问题在我国目前法律状态下难以得到有
受推拉理论启发,构建旅游推拉模型,将此模型用于区域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研究对象为区域内城市和地区,并着重研究推力、拉力在区域旅游空间上的作用。通过对环渤海主要城市和地
将遗产旅游地社区居民敏感度作为实现大遗址旅游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研究。选取西安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周边8个居民集中区域,通过因子分析法萃取影
大学生兼职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也随之出现了各种大大小小的兼职信息平台。但是,大多这样的网站都有出现这样那样的欺骗信息,其中很多都是中介机构发布的虚假信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