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QPSK调制及其DSP实现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nko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电视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数字卫星电视以其覆盖面积广、受地域限制小、节目资源丰富、信号质量高等优点,在数字电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基于此种考虑,在现有的数字卫星电视调制器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DSP的数字卫星电视信号的QPSK调制系统。  DSP有高密度的实时数学运算能力,QPSK调制具有包络恒定、抗误码率高、传输效率高等特点,将二者相结合实现了数字卫星电视信号快速而高效的调制。本文首先对DVB-S标准和QPSK调制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其次完成了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CPLD逻辑控制模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和已调信号处理模块的设计。CPLD逻辑控制模块提供系统时钟和控制信号,信号采集模块由TLC5510芯片完成前端信号的A/D转换,信号处理模块完成数字信号的QPSK调制,已调信号处理模块由TLC5602芯片完成已调信号的D/A转换,转换后的模拟信号经低功耗放大器TLV2462放大输出。最后进行了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主程序、自举引导程序和QPSK调制程序的设计。采用C语言和汇编语言,在CCS集成开发环境下完成对程序的编写、运行及调试,并在MATLAB中完成对QPSK误码率的仿真。  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集成度高、软件可移植性强等优点,该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人们对高清数字卫星电视的需求。
其他文献
相比于其它波段,超短波的优点在于波段内可容纳的电台总数多,抗干扰能力强,经济效率较高。本文有针对性地研究基于高效调制的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并基于所研究的
随着卫星导航服务的扩展和人们在定位服务方面需求的提升,如何在弱信号场景下实现导航卫星信号捕获,近年来成为越发重要的课题。本设计对导航卫星信号弱信号快速捕获算法的硬件
网络教学系统在教育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为广大学习爱好者提供便利的低成本学习和交流平台。传统网络教学系统采用C/S结构,受限于服务器在内存、CPU和网络
近年来,随着无线业务的快速增长,有限的频谱资源日益拥挤。然而,许多授权频谱利用率低下。这种矛盾制约了无线通信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频谱利用率已受到广泛的关注。认知无
LTE作为3G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引入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来提高数据速率和增大系统容量。MIMO技术可以利用空间复用增益来提高信道容量;利用空间分集来消除信道多径
在水资源保护过程中,统计水体区域面积是了解水资源环境基本情况的主要步骤之一,也为保护水体区域提供数据支撑。传统的水体区域测量是以人工实地勘察测量为主,人工勘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测量速度慢、周期长。随着我国高分一号、二号卫星的相继发射,高分辨率相关技术的成熟,遥感技术从最初的数据定性分析发展到了利用遥感图像进行定量分析阶段,使数字图像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处理遥感图像,代替人工勘测,解决了测量周
非合作信号的侦收和识别是通信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现代信息的特点,如何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未知信号特征成为研究的难点。通信对抗过程中的信号常常是高频的,通信频段集
PolInSAR(Polarimetric SAR interferometry,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将极化SAR和干涉SAR技术结合在一起,将极化SAR获取目标散射体形状及散射特性的能力与干涉SAR获取目标散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