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压力和应力对X70管线钢腐蚀行为和阴极保护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线钢具有较高强度和良好的断裂韧性,广泛应用于远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然而,海洋环境的复杂性一直是影响油气开采过程的重要因素。受温度、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管线钢会发生腐蚀,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因此研究管线钢在海水中受温度、压力以及应力影响的腐蚀行为、阴极极化以及氢渗透行为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测试、氢渗透实验,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温度和应力对X70钢在模拟海水中的腐蚀行为、阴极极化和氢渗透行为的影响,以及压力对X70管线钢的腐蚀行为和阴极保护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X70钢的自腐蚀电位Ecorr减小,自腐蚀电流密度Icorr增大,电荷转移电阻Rt、腐蚀产物膜电阻Rf减小;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在25℃、40℃、60℃时,Rt和Rf下降,腐蚀产物呈疏松的团簇状和颗粒状;在80℃和95℃时,Rt和Rf上升,腐蚀产物均匀且致密;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浸泡时间的延长,溶液电阻Rs减小,腐蚀产物膜吸附电容Qf和常相位角元件Qdl增大。在相同温度下,随着阴极极化电位的负移,容抗弧的半径、阻抗模值、Rt、相角峰值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阴极极化电位的负移,特征频率fh初期变化幅度小,之后显著增大,这与析氢反应的速度变化有关;25℃-80℃的温度范围内,相同阴极保护电位下,随着温度的升高,由于析氢反应的速度加快,特征频率fh增大、Rt和Qdl减小、最佳保护电位和Qdl极大值所对应的电位正移。fh和Qdl在95℃时略有不同,这可能与溶解氧的含量降低有关。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阴极极化电位的负移,氢扩散系数D、稳态电流密度I∞和表面吸附氢原子的浓度C0均增加。随着外加压力的增大,Ecorr减小,Icorr增大。这表明X70钢的腐蚀速率随着外加压力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阴极极化电位的负移,容抗弧半径、低频阻抗模值和电荷转移电阻Rt均先增大后减小,这表明X70钢的电极反应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随着阴极极化电位的负移,相角的峰值和常相位角元件Qdl先增大后减小,特征频率fh先减小后增大。此外,随着外加压力的增大,电荷转移电阻Rt减小,表明X70钢的电极反应速率增加,这与极化曲线得出的结果一致。同时,常相位角元件Qdl先增大后减小,特征频率fh在极化电位低于-850 m Vvs.Ag/Ag Cl时先减小后增大。而且,最佳保护电位随着外加压力的增大而负移。随着应力的增加,Ecorr和Icorr增大。这表明应力使X70钢的腐蚀速率加快。在相同的应力下,随着阴极极化电位的负移,容抗弧半径、阻抗模值、电荷转移电阻Rt和相角的峰值均先增大后减小,特征频率先向低频处移动然后向高频处移动。应力对X70钢的最佳保护电位基本没有影响。在相同的极化电位下,随着应力的增大,电荷转移电阻Rt减小,这表明X70钢的电极反应速率增加。此外,稳态渗氢电流密度I∞、氢扩散系数D和可扩散氢浓度C0均增大,这表明氢脆敏感性增强。但是,在75%YS和100%YS这两个应力下,渗氢电流密度达到稳态后略微减小。
其他文献
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利用水分解制取绿色氢能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解决策略之一。光电催化水分解能够将分布广泛的太阳能转换为氢能储存起来,随后参与到合成氨、化工应用中去,实现清洁能源的循环利用,是目前研究广泛的前沿方法。然而,析氧反应涉及复杂的四电子过程,反应动力学慢,是光电催化水分解的决速步骤。因此,开发高效的光阳极材料对于提升光电催化水分解的整体性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多金属氧化物光阳极材料中
学位
硫化锌因具有理论比容量(572 mAh g-1)高,反应可逆性好及易于制备等优点,在钠离子电池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大,导电性差,限制了其储钠性能。目前将结构设计与材料复合相结合被认为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潜在策略。本文通过一步水热法在中空硫化锌纳米棒表面合成二硫化钼/氮掺杂碳(MoS2-NC)纳米片,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多项表征分析其生长机
学位
超级电容器由于充放电速率快、工作温度范围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已被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产品、混合动力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作为超级电容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极材料在提高器件性能上起着关键作用。常见的电极材料主要有碳材料、导电聚合物、过渡金属化合物及复合材料,其中镍钴基金属化合物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和高的电化学活性,然而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使用时,仍存在比表面积小、导电性差等问题,其实际容量较低。因
学位
石墨烯(Gr)作为新型二维层状碳材料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相,但其在铜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效率远低于理论值,原因是石墨烯与铜基体的界面润湿性差。界面改性是提高石墨烯强化效果的有效途径。本论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Ce、Sc、La、Y及Y2O3改性Gr(001)/Cu(111)界面的原子和电子结构及界面结合性质,并研究了Y及其氧化物(Y2O3)掺杂石墨烯/铜(Gr/Cu)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断裂机制
学位
光催化杀菌由于具有短时高效、杀菌彻底、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是目前抗菌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几年,已经有多种半导体光催化材料被用于抗菌领域。在众多的光催化材料中,二氧化钛(TiO2)由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制备工艺成熟、光催化效果好、无毒无污染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光催化剂。但是,单纯的TiO2禁带宽度较大,只能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挥光催化性能。一方面,长时间的紫外光照会对人体
学位
锌-空气电池因理论能量密度高(1084 Wh kg-1),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成为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替代品之一,但较低的功率密度极大地限制了其商业化应用。锌-空电池的功率密度主要受限于电池放电时空气电极阴极氧还原反应(ORR),因此,开发高效的ORR电催化剂十分重要。我们通过模板刻蚀和高温热解法合成了具有分级多孔结构的S掺杂铁-氮-碳(Fe-N-C)催化剂,作为高功率密度锌-空气电池的ORR催
学位
超疏水涂层对水的不润湿性使其在自清洁、抑冰、防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尽管超疏水涂层的研究发展很迅速,但是其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还有很大的差距,一方面是其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限制,另一方面是其防腐性能的长效性。因此,合成一种具有优良粘结性能和防腐性能的超疏水涂层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开发出了一种具备超疏水能力的涂层制备工艺,研究了所制备涂层对304不锈钢和Q235钢的腐蚀行为,分析了不同环氧树脂
学位
迄今为止,金属Cu是唯一可以直接将CO2电催化产生多种碳氢化合物的金属催化剂。然而,纯铜的CO2电化学还原选择性较差,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需要对铜基催化剂表面进行工程设计以调控其电子结构,从而提升目标还原产物的选择性。研究表明,催化剂表面较高价态的Cuδ+往往有利于高能量密度的碳氢化合物的形成。然而,在CO2还原条件下,材料表面Cuδ+位点很容易被还原,使其CO2电还原性能发生衰减,所以维持表
学位
Allvac 718Plus合金是在Inconel 718合金基础上研发的一种新型γ′相强化型镍基变形高温合金,具有出色的高温力学性能和成形性,可弥补Inconel 718和Waspaloy合金服役温度之间的空白,目前已开始应用于航空发动机部件的制造。航空发动机涡轮盘高温运行时承受交变载荷应力的作用,极易引发疲劳变形损伤,因此研究合金的高温疲劳变形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选取Allvac7
学位
为改善硅基气凝胶制备难度大、力学性能差与高温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文基于有机/无机复合的结构设计思路,制备了两种有机/无机复合硅基气凝胶,包括聚硅氧烷/二氧化硅复合硅基气凝胶、聚硅氧烷/莫来石纤维复合硅基气凝胶。分别研究了两种复合气凝胶制备的反应机理,讨论了有机/无机组分比例等对复合气凝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所制备的有机/无机复合气凝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低的导热系数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