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坪地区新生界孢粉古生态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njun1984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研究区位于阿尔金山前的东坪地区,是柴达木盆地西部凹陷区一里坪凹陷亚区的三级构造,其范围西至尖顶山、南至碱山、东到牛东和鄂博梁一号、北达东坪以北的牛北地区。论文选取研究区8 口井的样品,通过详细的化石鉴定,建立了孢粉组合,恢复了古植被类型,分析了研究区的古气候特点,取得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化石处理与鉴定。通过对尖3井、尖西1井、鄂2井、鄂3井、碱1井、碱2井、风2井和旱2井八口井的437个样品室内处理和分析,共鉴定孢粉化石135 属 247 种。2、组合划分及时代意义。根据孢粉化石的组合特点、产出层位,自下而上划分出8个孢粉组合,将所划分组合与盆地内其他地区及国内其他盆地区相当层位孢粉组合的对比,讨论了各组合的时代意义。3、古植被与古气候研究。根据与化石孢粉有亲缘关系的现生母体植物的生态对比,将研究区主要孢粉化石的母本植物划分为喜湿、中生和旱生型3种湿度类型,以及喜热、喜温和广温型3种温度类型。对研究区新生代孢粉组合进行了研究,对各组合的组成结构、复合分异度、简单分异度、优势度和丰富度进行了分析。根据孢粉组合特点,恢复了各时期主要的植被类型及其所反映的气候特征。4、孢粉埋藏类型及生态类型与古水深变化研究。根据现代水生植被的水深分布特点,将研究区的水生孢粉母本植物划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根据孢粉化石的搬运、埋藏特点将研究区孢粉化石划分为当地组分、局部组分和区域组分3种埋藏类型;根据孢粉埋藏类型和生态类型在剖面(井)上的有序变化,探讨了它们与古水深变化的关系。认为随水深增加,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孢粉减少,而沉水植物孢粉增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区孢粉分布与基准面变化的关系。
其他文献
客户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系统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解决方案,企业通常借助计算机软硬件集成系统,以实现其业务目标。随着近年来期货行业在我
青藏高原东北部受亚洲夏季风和西风共同影响,是研究晚全新世亚洲夏季风和西风演化历史的理想区域。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托素湖为研究对象,对托素湖TSLA孔和TSLC沉积物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