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实施是将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决定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环节。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着把课程具体化到实际中的作用,是课程实施的主体之一,教师的课程实施观、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等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效果。而有关浙江省高中物理教师课程实施的适应情况研究,还不见端倪。要保证课程改革的有效推进,必须了解教师的课程实施适应性情况,从中发现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不足与困难,并提出符合教师发展的有效实施策略。论文理论上论述了物理课程实施涵义及其本质,阐明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和地位,并探讨了教师自身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课程实施态度、课程实施方式、教师素质、教师评价方式等因素对新课程实施有重要的影响。物理教师要直面具体而复杂的教学实际,从影响课程实施的自身因素出发,构建新的教学范式,以提高课程实施的效能。本调查研究,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调查问卷指标体系的四大主题内容:高中物理新课程实施的教师准备、教师新课程实施观念的转变、教师教学实践活动和课程开发与管理。编制了调查问卷,并经专家意见和初试,进行修改完善。调查的数据采用EXCEL、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问题分析与显著差异性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发现,物理教师对课程实施的适应性问题主要包括:(1)部分物理教师对课程实施信心不足;(2)现行的考试制度和评价制度制约了教师的课程实施;(3)教学资源开发不够,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全;(4)教师评价制度不完善;(5)物理教师的素质不能适应新课程的要求;(6)教师培训忽视操作层面等。物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适应性问题可以划分为四个方面:教师的教学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教师评价与教师素质。据此,本研究提出四条提高课程实施效能的策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包括重视学生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三种教学策略的具体实施;生活化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着重分析生活中教学资源的开发意识、工具和内容;改革现行教师评价方式,建构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与教师素质评价体系;优化教师知识结构的策略,涉及物理知识的掌握和教师知识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