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肌骨超声(MUSU)观察针刀治疗跟痛症前后以跖筋膜厚度为代表的软组织变化,为针刀规范化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提供影像学基础,对针刀的现代化研究打下基础,利于针刀的推广。方法:本研究的病例来源是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部就诊的跟痛症患者,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收入跟痛症患者62例,给与针刀松解术治疗一次,比较治疗当天和治疗后两周的患者主观疼痛量表VAS评分,跟痛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以及肌骨超声观察下足跟部跖筋膜厚度为代表的软组织变化,VAS评分、跟痛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及跖筋膜厚度等做统计学分析。结果:VAS评分前后比较,62例患者治疗前评分为7.90±0.762,治疗2周后评分为1.16±1.119,VAS分值较前下降,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刀治疗对于减轻疼痛症状有效;跟痛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前后比较:62例患者治疗前评分为18.1±1.55,治疗2周后评分为4.1±2.71,分值较前下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刀治疗对于功能和症状的改善有作用;跖筋膜厚度治疗前后比较,62例患者治疗前厚度为0.59±0.37,治疗2周后厚度为0.50±0.33,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针刀治疗前后跖筋膜厚度有变化。疗效评价,按照疗效评价指标,对患者针刀治疗两周后进行疗效评价,其中痊愈12人(19.4%),显效42人(67.7%),有效7人(11.3%),无效1人(1.6%),总有效率61人(98.4%),提示针刀治疗跟痛症疗效确切。患者治疗前跖筋膜厚度与VAS评分相关系数=0.548,0<相关系数<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显著相关性,呈正相关。针刀治疗两周后跖筋膜厚度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0.605,0<相关系数<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显著相关性,呈正相关。患者治疗前跖筋膜厚度与跟痛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相关系数=0.466,0<相关系数<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显著相关性,呈正相关。针刀治疗两周后跖筋膜厚度与跟痛症症状分级量化表评分相关系数=0.616,0<相关系数<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显著相关性,呈正相关。结论:1.肌骨超声观察患侧足跟针刀治疗前后跖筋膜厚度有变化,反应针刀治疗跟痛症前后软组织变化可信度较高,并与患者症状体征相对应。2.本研究可以为针刀治疗跟痛症提供影像学依据,使其更加科学,也为针刀治疗跟痛症的机制研究打下基础,为其推广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