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部门支持合作型组织文化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ongnos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织文化是一个特定组织在处理回应外部适应和内部融和问题中所学习到的,由组织自身所发明和创造并且发展起来的一些基本的假定类型,它内含着特定时代的组织目标、价值、信念、制度和行为规范等。20世纪70年代未以来,一些西方学者开始了对政府部门“去官僚化现象”的研究,经过不断的总结和归纳,他们在公共部门组织的任务、结构、程序和文化等层面上形成了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这些成果,我们发现,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理论是在这轮组织理论创新过程中最后提出的,相对于其他三个层面的理论,文化层面的组织理论最为薄弱。 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前所未有地对我国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给予了极大关注,但是,他们更多的是研究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概念、分类、特征和作用,对一种特定文化模式的实践研究很少有人涉及。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行政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我国公共部门组织文化变革提供了现实基础,但是,由于受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深刻影响,当前我国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仍然保留了不少传统要素,在处理中央与地方、上级与下级、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关系方面,都明显表现出“集权”、“唯上”、“内耗”、“扯皮”的特征,缺乏民主行政、科学行政和依法行政的意识和作风。正因如此,本文认为,如果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仅仅围绕政府机构内部的权力制约、职能调整、人员删减,而忽略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不从组织文化的系统性高度进行总体性设计,这样的改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 作者认为,我国的行政体系缺乏与其他社会体系的经常性交流,行政活动缺乏相应的透明度,行政决策缺乏社会成员的参与,行政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督,公共部门内部本位主义、特殊主义倾向严重,这些问题的全面解决需要我们重塑公共部门的组织文化,为我国的公共部门组织构建一种支持、合作、共享的文化,以缓解各级政府面临着的变革压力,进而推动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其他文献
摘 要:针对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并简要介绍了广播电视传输中运用光纤通信技术的重要价值、光纤通信的系统构成与传输特性,如色散特性、损耗特性等等,提出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要点,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良好帮助。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广播电视;光发射器;光中继器;光连接器;光耦合器与接收器  中图分类号:TN9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战斗精神是构成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军完成历史使命的的重要保证。武警初级指挥院校是我军培育大量武警部队初级军官的主要摇篮和基地,培育学员战斗精
乡土资源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自然风貌、建筑特色、人情风俗、民间传说等的统称,范围相当广泛。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巧妙地融入乡土资源,可以有效唤醒学生对家庭、对家乡的乡土情结,培育学生对家庭、对家乡的亲情观念,实现语文课知识传授与情感陶冶的双重教学目标。  一、乡土资源教育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认为:传统课程最明显的弊病就是与儿童的个人生活与经验相分离,若要建立儿童在学习知识
语文借助细腻而生动的语言,丰富而真挚的情感,深厚而独特的人文,博大而深邃的哲理浸透着学生的心田。那一幅幅如美的画卷,一件件如珍的精品,要求教师以一个优秀的导游员,一位出色的住持人的身份,引领着学生去欣赏、去解读、去品味、去揣摩、去感悟。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营造出和谐的氛围、高效的课堂呢?  一、教师要有革新意识  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意识,树立体现课改精神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要
一、转变观念,大胆尝试,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在课改中,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方面有了很大的收益。我深切体会到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课改的核心任务。这样做的目的就在于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能力突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近三十年,且长期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我在教学实践中也习惯留心、总结经验教训,尤其是复习课颇有心得。复习课是强化和巩固学生记忆痕迹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把教学过的内容以再教的形式系统而有重点地再现;同时也是教学领域不可缺少的一个辅助手段;也是巩固教学成果的必要途径。由此来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现就如何做好复习工作,笔者就浅谈几点做法。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训练,着眼朴素,体现复习的重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过分注重“填鸭式”的应试教育离开了教育园地,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各项能力培养发展的素质教育。我认为,素质教育应该是目中有人的教育,是充满人性和人道的教育,是充满着民主精神、散发着科学芬芳、闪烁着个性光芒的教育。那么,在充满灵气与感性的语文教学中,更应该以学生为本,更应该重视素质教育。下面,对于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我粗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以人为本,树立充分尊重学生的意
期刊
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僵化单板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创新教育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教育传统弊端的金钥匙。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热点内容。  一、小学语文蕴含着丰富的创新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创新几乎无处不在。如果细心挖掘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不乏创新所产生的就“物”。其中有古人用创新精神造出的赵州桥和精美绝伦的马踏飞燕,也有现代科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