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介词“从”的偏误分析 ——基于HSK语料库的考察

来源 :安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723694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作为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分析性语言,其介词的“介引”作用尤为重要,并成为语法研究的核心内容。而“从”作为一个常用介词,不仅是本体研究的重点,而且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具体表现为:“从”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极高,在《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被列为甲级词,是初级汉语学习者必学的主要内容;“从”语法意义极其复杂、语法形式较为灵活,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的偏误率极高。我们选择介词“从”的偏误作为分析对象,旨在加强介词的统筹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首先对“从”的语义、句法、语用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力求刻画出该词简明、实用的语法规则。在此基础上,我们结合从HSK语料库中筛选出的1088条有效语料进行偏误分析,分类整理出遗漏、混用、误加、错序和复合等五种偏误类型,并尝试从内(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的泛化、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外(教师教学策略不当的影响、对外汉语教材存在的问题)两方面较为全面地讨论偏误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偏误原因提出阶段性教学、注重介词“从”与易混介词的对比讲解、加强介词“从”的框架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用教学方法等策略,以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学习者偏误的产生。
其他文献
由于疫情在世界范围内的蔓延,马来西亚穆希丁政府决定于2020年3月18日开始实施行动限制令,致使汉语教学工作由传统的线下教学转为网络教学。但不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学设计的地位都是毋庸置疑的。高质量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者汉语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够确保教学内容的有序开展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本文基于心理学、教育传播学理论,遵循综合课教学设计的原则,结合马来西亚工艺大学Mi
随着国际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汉语学习者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越来越多的汉语非母语的儿童开始学习汉语。不同母语背景的儿童学习汉语的方式有所不同,且各自学习汉语的难点也有所差异,因而编写一套针对性强的儿童汉语教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选取针对日本小学生编写的初级汉语教材《汉语顶呱呱》,尝试从总体版式、教材体例,话题与课文内容、语音、词汇和语料长度等角度来考察,全方位描写该教材状况,总结其优点与不足,以期为
最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实力与日俱增,与外交流也日益频繁,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也水涨船高,与之相关的对外教学设计研究也日趋精细化。本论文研究的是在情境教学法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北京的四季》教学设计。近年来国内外情境教学法的理论研究已经很充分,然而还存在着情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相对缺乏、现有的大部分教学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结合得也不是很紧密等问题。本教学设计致力于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讲练结合、分组合作探究等
在汉语本体研究中,程度副词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焦点,诸多学者对程度副词的分类、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究。程度副词作为虚词,在日常交际中使用频率非常高,而且程度副词的意义相对较虚,用法复杂灵活,这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来说,学好程度副词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程度副词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程度副词“最”和“更”又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学习程度副词的重点、难点,对其进行偏误分析对对
介词是虚词里的一个相对封闭的类,随着语言结构的复杂多样化,通常由动词虚化而来的介词分工也逐渐细化,现代汉语里介词的数量据统计有150多个。介词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其句法功能主要是与介引的对象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补语或定语,使用频率很高,用法多样,是汉语虚词里功用较为复杂、涉及对象范围较广的一类。“于”作为汉语里的一个高频介词,也可用作动词词缀充当构词语素,与同义介词“在”“从”“到”“
汉语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其语法意义的表达需要更多地借助虚词,而介词作为介引处所、工具、对象等语义角色的虚词的一种,在汉语表达中不可或缺。汉语介词虽数量有限,但语法意义极其复杂,语法形式十分灵活。对象类介词作为汉语介词中数量最多、最复杂的次类,对于母语者而言,自然习得并顺利掌握其用法自不待言,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要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并非易事。因为部分介词在同一个义项下的某种场景中可以互换使用
三七又名田七,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江西、四川等地。同名中药材三七是以植物三七的根部作为药用部分,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扑肿痛。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
期刊
在汉语语法体系中,副词作为现代汉语中介于实虚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封闭词类,功能单一,意义复杂,对语境的依赖性较强。其在句中的有无以及所处位置都会对句意表达产生影响。副词不仅是汉语本体研究的重点,而且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就”作为现代汉语使用频率最高的副词之一(高居第三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将之列为甲级词,并贯穿于汉语教学的初、中、高级阶段。“就”极为灵活的用法,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日渐显著。口语课作为掌握汉语交际能力的快速通道,一直广受学习者的欢迎,而疫情的出现使得线上教学成为主流的教学形式,因此如何在线上实施汉语口语课的教学对于汉语教学工作者来说是一道新的难题。笔者结合今年汉语国际教育的形势与玛拉工艺大学本土的汉语教学特点拟定了本选题,以2020级商业管理技术专业2班的学生为教学对象,对《华语入门2》中的第三课
情景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图片、实物、音频、多媒体等教学辅助工具,站在学习者的角度,营造出一种贴近学习者真实生活场景的教学环境,能够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习者眼前,刺激学习者的感官,使学习者轻松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记忆深刻。汉语教师为学习者打造一种具有时效性的语言环境,学习者宛如身在其中,引起其情感共鸣,从而有助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所要学习的汉语知识,培养学习者的语言沟通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