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到我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与国计民生休戚相关。然而,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2004年的“巨能钙”过氧化氢事件、2006年的硼砂面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福寿螺线虫事件、苏丹红事件、大闸蟹致癌事件、陈化粮事件、多宝鱼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都极大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出现,不仅危害了我国人们的身体健康,更加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同时也暴露了我国当代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仍然的存在缺陷。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食品安全问题有其固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但法律制度在构筑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中外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对比,探讨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作用和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建议。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食品安全概述。分别阐述了食品安全相关概念的辨析、食品安全问题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内涵。第二部分,国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制度。主要涉及了国外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及其经验借鉴。第三部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现状及存在的不足。具体阐述了立法机关制定的核心法律及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同时,从法律体系、监管体制、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体系、信息披露制度六方面论述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局限性。第四部分为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完善。它是全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包括完善现阶段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标准及完善责任制度并明确责任承担者:三是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法律制度,包括完善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召回制度及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四是完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的配套措施,包括倡导社会伦理和生态伦理、落实企业社会责任及推行有关食品安全的强制责任保险。本部分针对如何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提出若干建议,希望有益于我国食品安全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