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闪存阵列的高速大容量存储器访问和管理技术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q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太空探索和对地监控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了应对日益增加的单次空间探测任务,空间飞行器需要携带的观测设备也随之增加。这些观测设备将产生庞大的数据量,同时其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高速大容量存储器已经成为星地传输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针对现今应用于高速大容量存储器的主流方案——NAND Flash阵列,本文主要对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处理:(1)闪存阵列的访问方式如何设计能满足速度要求的同时使阵列面积最小化?在吞吐率的限制方面,主要问题存在于写入操作的页编程时间。业内通常采用流水线的方式消除对页编程时间的等待。但是一般只在存储颗粒之间设置流水线,这种方式只有增加芯片数量来满足吞吐率。对此,本文采用了片内流水与片间流水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吞吐率和容量的同时使得阵列面积最大化缩小;(2)如何提升闪存阵列管理技术,以在实现对存储空间高效利用和调度的同时保证吞吐率?传统的解决方案均采用以操作系统为核心的文件管理,此方法有很强的灵活性,但是操作系统会对阵列的吞吐率造成很大的限制。本文采用了完全由FPGA实现的硬件文件管理方案,在实现对存储空间高效管理的同时不妨碍吞吐率的提升;(3)如何在超高吞吐率的情况下保证数据输入输出的准确性?通常在较低吞吐率场景下采用BCH码或RS码的串行编解码方式,此方式会消耗较多的时钟。本文采用了基于FPGA的BCH并行编码的方法,大幅缩减了编码对吞吐率的影响,同时使误码率优于1×10-10。以上设计均进行了行为级仿真验证和板级验证,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伴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我国交通问题日益严峻,车辆身份信息的获取与识别逐渐成为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研究热点。车辆标志是除车辆牌照之外最可区分车辆身份信息的标
嵌入式系统广泛应用于无人机、智能家居、医疗设备等领域。对可靠性,正确性和实时性的高要求是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特征。伴随着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嵌入式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且对时间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为了保证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需要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采用形式化的建模方法。Petri网是一种使用直观的图形方式和形式化的证明方式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的数学模型。但是经典Petri网缺少时间特性和数据表达能力,不
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与信息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学科,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量子模拟、量子计算、量子传感、量子通信和量子密码等。由于量子信息科学包含了量子物
外啮合齿轮泵由于自身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原因,工作时存在困油现象,很容易发生空化。空化产生的气泡破灭可引起气蚀,对齿轮泵的齿轮和浮动侧板造成损害,降低齿轮泵的寿命。工作油液温度是影响外啮合齿轮泵空化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目前对外啮合齿轮泵空化的研究多在常温下进行。本文研究的特种车辆用并联外啮合齿轮泵,工作油液温度可低至-40℃,在该低温条件下油液粘度很大,齿轮泵吸油严重不足,空化程度加剧,其空化过程与常温
在集成电路和半导体芯片的设计制造中,微波材料的电磁参数对于结构和尺寸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复介电常数作为电磁参数的代表,是刻画器件电磁性能的重要物理量,对其进行精确测量值得深入研究。复介电常数的常规测量方法是测量一个样品整体平均的参数值,无法实现材料的局部参数的测量,而微波近场显微术是用来解决远场成像分辨率存在极限的问题。将微波近场显微系统与介电常数的测量系统相结合,以实现介电常数的高分辨率测量,满
目的:本文利用基于低共熔溶剂的双水相溶剂系统和中压制备液相联用技术高效分离海地瓜多肽中的活性肽,应用化学和生物学活性评价方法对分离得到的每个组分进行降压、抗氧化和降糖活性研究,为开发海地瓜活性肽功能食品、特医食品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1.海地瓜多肽制备工艺研究(1)以海地瓜为原料,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为评价指标,
本文研究了新鲜香菇的基础成分及香菇采后的基本生理生化变化;同时研究了真空预冷技术对香菇采后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及香菇经真空预冷技术处理后结合两种不同包装方式对香菇贮藏品质的影响,即研究了五种贮藏及保鲜方式对香菇贮藏期间的品质影响:(1)香菇采后室温贮藏;(2)香菇采后低温(4℃)贮藏;(3)香菇采后经真空预冷技术处理后低温(4℃)贮藏;(4)香菇采后经真空预冷技术处理后普通包装方式贮藏;(5)香菇采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钛合金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以满足复杂条件下的应用。TC4作为应用最广泛的(α+β)型钛合金,一直广受关注。传统铸造、锻造及机械加工过程
本研究采用RNA干扰技术,对大麦条纹病菌(Pyrenophora graminea)中的基因Pgmiox进行功能研究。从野生株QWC中克隆该基因,构建其RNA干扰载体,经过PEG介导遗传转化,以潮霉素抗性筛选获得54株转化子,随机选择6个突变菌株进行功能分析,明确Pgmiox基因在大麦条纹病菌中致病性的功能机制,为该病原菌的基因调控机理和致病机制奠定基础。主要结论如下所示:1.本试验克隆到大麦条纹
随着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车联网作为5G三大应用场景之一,已成为交通与信息等多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然而,随着车辆应用与车载数据传输需求增加,传统单一的车联网接入技术无法支持其递增的新兴业务类型与数据量,异构车联网接入技术依然是其关键技术。网络切片技术是5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能提供特定应用场景要求的逻辑网络功能,以支持不同业务的传输需求。本文将网络切片技术引入车联网,研究基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