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成败归因现状分析——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个案

来源 :首都体育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liaol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育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掌握运动心理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是人们适应社会变化和发展生存能力的必要条件。其中,对技能学习的归因也是体育教育领域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1]。归因理论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它以培养学生的完整的人格,优良的品质为目标,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正确认识失败、应付失败、不屈服于环境的影响并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系统,这正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必须具备的。目前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研究已有很多,对体育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本研究选取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在校生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成败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成功认识上的性别差异主要出现在两个内部因素的归因上。归因理论阐述,内部归因具有稳定性,将成功的结果归因于此,预期下一次同样的任务时也会成功,由此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有很强的信心。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失败归因6因素在性别上还是存在显著差异性。在努力和态度这个因素上两者存有明显的差异,选择失败女生对学习的不良的态度和努力的程度要高于男生,对于学习的失败有羞愧和内疚感。在失败归因的选择上,自学能力不足这个因素上的几乎没有差异,他们有着极为一致的看法。由此可见,体育教育专业男、女生在自学的能力上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自己不能正确分析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不同的年级上成功归因存有差异性,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在成功归因7因素中,教学因素上有显著差异,低年级组学生更加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教学因素。   4.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在失败归因上没有显著性差异,高、低年级组在努力态度和天气及其他两个因素上有着极其一致的失败归因。   5.不同运动等级的学生在成功归因上存有显著性差异。在兴趣与努力、教学因素上存有显著性差异。拥有二级运动水平的学生更加倾向兴趣与努力的归因。   6.不同运动等级的学生在失败归因中有显著性差异。在努力和态度上存有明显差异。除此因素外,二者在设施与教学因素上的失败归因有着极其一致看法,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不良的教学设施和糟糕的运气。
其他文献
国网福建福州供电公司按照省公司统一部署,在原有服务快速响应中心基础上,成立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中心以“精准、高效、协同、优质”为服务宗旨,以“人员集中、信息集成、管理
期刊
黄冈军民的抗日斗争是大别山抗战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不久,国内战场形势出现新的变化,中共抗日武装迅速开辟黄冈沿江湖区敌后抗日根据地。这块根据地
由于今年春节来得早,广东一些企业放假也早于往年,在梧州市和岑溪市与广东交界的公路上,近日开始出现返乡“摩托大军”的“先头部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差异化教学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对差异教育进行有效应用,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缩小学生
随着全球民用航空运输业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发动机市场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根据波音的预测,未来20年全球将有价值约5.6万亿美元的新飞机交付,这些新飞机的交付将带动发动机产业不断壮大。伴随着新一代飞机的交付,新一代发动机产品也将在市场上一决高下。  最具“钱景”:中等推力  根据英国《飞行国际》杂志预测,未来20年全球航空市场将交付42800架新的民用飞机和货机。这意味着到2035年,全球
期刊
在我国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及高中阶段的物理教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新一轮的挑战,其中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就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高中物理教学比较困难,
很多人都抱怨自己生活已久的城市没有惊喜,其实一个城市的美在于每天升起的太阳,在于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在于层次林立的建筑,正是这一切的平凡才组成了一座城市每日最伟大的魅
期刊
国网浙江绍兴供电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升供电可靠性和优质服务水平为重点,积极开展了供电服务指挥平台的试点建设工作.在机构设置上,中心定位为公司业务支撑与实施
期刊
自信是一种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在学习和生活中,自信心是一剂良药,能够提供充足的能量去支撑人的发展,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自信心是一种积极进取的
当前教师合作学习成为教师学习不可忽视的趋势,教师合作学习将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对教师学习乃至教育改革产生影响。所以,全面认识教师合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合作学习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