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提升,特别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海上运输在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目前,在国际进出口贸易总量中近一半以上都是利用船舶通过海上运输完成,这使得从事海上运输的船舶数量迅猛增加,船舶的大型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海上的船舶交通事故频发也增加了人民对提高船舶的航行安全、防止船舶造成水域污染的重视,对船舶安全管理和服务工作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挑战。在船舶流量大、气象条件恶劣、船舶会遇态势复杂的沿岸水域建立船舶交通管理系统,通过雷达、甚高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等科学技术手段对管辖水域内的船舶进行全天候的不间断的监控,建立良好的船舶交通秩序,为船舶提供气象、航警、碍航物、其他船舶动态信息等服务,以减少海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特别是船舶碰撞、搁浅、触礁这些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从而保证船舶在海上航行安全,提高船舶通航的效率,保护水域环境清洁。本文在阅读了大量的国内外关于VTS系统的研究文献基础上,将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公共服务功能作为研究对象,认真总结了吴淞船舶交通管理中心在发展历程中取得的成效,分析吴淞VTS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主要体现在VTS的功能定位、体制建设、服务理念、管理手段、资源配置等方面。本文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以吴淞VTS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为调查出发点,有针对性的发放自主设计的调查问卷,通过对数据和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提出其公共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通过运用新公共服务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理论相关理论观点,对吴淞VTS公共服务的发展状况进行客观分析评价,再结合作者在吴淞VTS的实际工作经验,有针对性从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一是明确VTS的公共服务定位,培养VTS公共服务理念,提升VTS公共服务功能;二是加强VTS系统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加快VTS相关法制建设,推进VTS职责标准化建设;三是强化VTS内部管理标准化建设,制定合理的值班模式,建立VTS的服务监督评价机制;四是完善VTS岗位人员管理,完善VTS人员岗位激励制度,强化岗位人才队伍建设;五是拓展VTS公共服务举措,树立VTS公共服务合作共赢理念,满足公众需求并鼓励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