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多囊肝病患者大多数是没有症状的,少数患者会因为肝脏增大出现各种症状。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决定了是否需要进行治疗,而囊肿在肝实质的分布及肝脏的增大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法的主要依据。本研究的目的是制订有效的多囊肝症状评分表给临床医师提供量化数据的参考,同时搭建网站方便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研究方法本研究人群包括了112名于我院住院的多囊肝患者。通过在院调查、病例统计及文献检索收集评分表选项建立选项池,通过多个专家进行选项审核。将112名患者在性别比例一致的基础上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运用POLCA中文表及我们制订的CAPA表候选选项进行随访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因子分析,删减项目从而完善评分表,最后对初步建立的评分表进行效度信度检验。此外,对研究期间在院手术的24例患者术后半年再次进行随访调查,通过前瞻假设验证CAPA评分表的校标效度。结果对本研究得出的POLCA中文表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Cronbach’sα在症状组、疾病严重程度组及所有项目中的数值分别为0.472,0.680,0.728,因子分析得出特征根>1的公因子7个,与POLCA文献相关数据不符,因症状组KMO数值<0.5无法行因子分析。在通过因子分析删减项目后对初步建立的CAPA评分表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Cronbach’sα在症状组、疾病严重程度组及所有项目中的数值分别为0.818,0.758,0.698,因子分析得出特征根>1的公因子3个,累积贡献率68.64%,与CAPA评分表的理论框架相吻合。通过对手术前后CAPA分数下降的比例与统计术中切除的肝体积进行Spearman非参数相关性检验,相关性为0.771(p<0.01)表明评分表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在CAPA评分表制定后我们搭建了随访网站http://iheal.cc,以期收集更多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完善CAPA评分表。结论对比欧洲的POLCA评分表,我们制订的CAPA评分表对于我国多囊肝患者具有更好的效度及更准确的反应性,适用于我国多囊肝患者的症状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