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全球性的生态和能源危机让全世界感受到了空前的压力,人类的生存岌岌可危。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世界各国相继开始研究并探索绿色建筑,以此来应对日渐加重的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的破坏。绿色建筑成为世界建筑业中解决资源能源利用、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能耗利用效能和提供健康宜居住区的具体途径。在对发达国家的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后,我国从建筑节能起步,开始了绿色建筑实践以及评价的相关工作。 住宅在我国建筑业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住宅产业已经成为支持现代经济的关键领域,同时,也是支持我国全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绿色住宅在住宅总量中的比重,保护资源和环境,致力于人居环境以及建筑品质的改善是当下我国住宅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而面对当下国内众多对“绿色”概念的炒作,使得针对住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存在尤为重要。住宅作为人一生中生活的重要载体,建设量巨大,其必须适应不同地域环境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造就了住宅多样化的本土特点。因地制宜的制定绿色住宅评估标准,对推动绿色住宅建筑的深层次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在对大量绿色住宅分析后提炼出了一些本土化影响因子;继而立足天津地区,通过对现行国内外绿色住宅评价体系的建立背景、框架结构、指标条文、评分方法以及实践案例的分析,对天津地区绿色住宅评价标准的本土特点进行剖析解读,试图从中剥离出其本土化特征,并对相应指标要求其进行优化,给其他地方性绿色住宅建筑评价标准的本土化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使之能够对地方绿色住宅的建筑设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认证,推动绿色住宅建筑及其评价标准的本土化发展。另外,在对天津地标的条文分析优化后,通过对项目实例的研究对比,将天津市不同星级的绿色住宅建筑进行了适用条文的组合研究,并尝试进行增量成本分析,为建筑师在前期设计阶段对建筑的星级评定的判断上提供帮助。在最后落脚到结合本土化评价标准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研究上,提出结合标准的本土化设计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