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量、血小板(PLT)浓度、诱导剂浓度及储存时间、混匀次数、时间、温度、抗凝剂种类及血浆钙离子浓度对血小板聚集、血栓弹力图(TEG)、血小板膜糖蛋白参数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而为建立血小板功能检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供实验依据。收集519名门诊体检志愿者静脉血液,在上述实验条件下(不同PRP量、血小板浓度、诱导剂浓度、储存时间、混匀次数、时间、温度、抗凝剂种类及血浆钙离子浓度),采用血浆比浊法进行血小板聚集率(n=394)检测,全血复钙法进行血栓弹力图(n=94)检测,流式细胞术进行血小板膜糖蛋白(n=31)检测。血小板聚集试验是一项影响因素众多的常规分析手段。血小板聚集实验PRP用300ul测血小板聚集,花生四烯酸(AA)、二磷酸腺苷(ADP)-50℃冰箱储存7月、13月,-50℃解冻后诱导剂AA、ADP储存于5℃冰箱24h,对血小板聚集检测结果无影响;血小板聚集率随PLT浓度的增高而增高,血小板浓度250×109/L为比浊法血小板聚集的适宜浓度,<150×109/L时,聚集率明显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随AA、ADP诱导剂浓度增高而聚集率增高,在PRP血小板浓度250×109/L左右时,诱导剂AA 0.7mmol/L、ADP 10umol/L为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适宜浓度;标本PRP血小板浓度180~400×109/L,对检验结果影响不明显;标本放置时间长聚集率降低可能与标本老化、PH过高有关,ADP诱导聚集应在采血后5h内完成实验,终浓度0.5 mmol/L AA诱导聚集应在4h内完成,终浓度1.0 mmol/L AA诱导聚集应在8h内完成;不同抗凝剂枸橼酸钠、肝素和EDTA对血小板聚集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枸橼酸钠是血小板聚集最佳抗凝剂;血浆Ca2+浓度对血小板聚集检验结果有明显影响,在钙离子浓度为0.04~0.11 mmol/L时,血小板聚集率随钙离子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其中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最明显,在钙离子浓度0.08 mmol/L时聚集率明显下降;在钙离子浓度为0.1~33.7 mmol/L时,随Ca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高钙(≥39 mmol/L)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弹力图试验必须严格遵循高岭土激活混匀3-5次的要求,否则检测结果CK(枸橼酸钠抗凝,高岭土激活)参数的R和K值不具可比性;弹力图血样置于低温,可使凝血因子活性、F激活物激活纤维蛋白的功能和AA、ADP激活血小板的功能增强;高温使ADP激活的血小板功能减弱、凝血因子活性增强;室温放置8h对CK、A(F激活物激活)和AA各参数影响不明显,ADP激活的血小板功能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故弹力图测试血样宜置于室温,1-h内须完成检查;枸橼酸盐类、钙可能损伤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高钙(≥39 mmol/L)抑制凝血因子活性和血液凝固,2.1 mmol/L是以全血复钙法进行TEG检测的较适宜Ca2+浓度。不同抗凝剂对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影响是明显的,CTAD(枸橼酸钠、茶碱、腺苷和双嘧达莫)抗凝能最大限度防止血小板体外活化,是流式细胞术测血小板膜糖蛋白的抗凝最佳方案。